“魔法”变变变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千变万化、奇趣盎然,潜藏着许多秘密。而这些变化总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大班幼儿的探索、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强烈的求知欲促进他们能够主动地探究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变化。
老师:成长是什么意思?
沫沫:成长就是慢慢长大的过程。
刘沐宸:成长就是长大了。
老师:嗯,你们说的很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哦;一起来看看!
老师:你们猜猜他是谁?
花花:这是李郭佳吧。
宝宝:这是宗梓秋
郭子钰:我知道,这个是串串,看他多胖呀!
老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让这三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吧。
佳佳:我小时候很可爱,还很小,现在长高了
秋秋:我小时候不会走路,也没有牙齿,现在我会跑会跳,还有很多牙齿
杨果实:我小时候胖胖的,现在我都穿不上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了。
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小朋友的发现吧!
我还发现我以前的衣服都小了,穿上很紧,裤子也短了。我以前的帽子也小了,好像我头也长大了。我的鞋子也穿不上了,我的脚也长大了。
老师:你们是怎么变的长高了?长大了呢?
司沐冉:是因为我们吃了很多东西,帮助我们长高了。
老师: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化,同时我们也要补充营养才能长高,长大。
食物旅行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植物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小朋友长个子的黄金时期,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补充身体的营养,黄豆会变成什么呢?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帮助呢?
陈沫妍:我发现了黄豆泡在水里会变大,泡的时间久了会变软,而且我可以把泡好的黄豆放进豆浆机里,黄豆就会变出很多豆浆来,香喷喷的,特别好喝!
面粉是我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食材,一场“面粉变变变”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厨艺的热情,在“全民厨师”的时代,孩子们也毫不示弱在厨房里大显身手,一个个“小厨神”诞生啦!
郭子钰:我发现面粉也会变,我把面粉加入水和酵母,再搅拌一下,揉一揉,揉成馒头的形状,放在锅里蒸一会儿,就变成白白的馒头了。
老师:面粉只能变成馒头吗?
陈扬:老师,我知道,面粉还可以变成饺子。
董曼葶:我想起来了,面粉还可以变成包子和烧饼。
面粉还可以变成面包。变成蛋糕……
孩子们你争我抢的回答。
水果和蔬菜对小朋友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小手把蔬菜、水果进行变身,我们快一起来看看吧!
董曼葶:我用苹果和提子做了只小刺猬,还用香蕉,橘子,猕猴桃做了椰子树,水果切开摆一摆可以变成很多图形呢。
李沐汐:我做了夏天的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还有大大的太阳。
老师:水果只能变成水果拼盘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杨果实:水果还可以变成果汁呢!
水果还可以变成很多饮料呢!
瓶盖变变变
我可以把瓶盖变成汽车,我可以变成花朵……
我还做了红绿灯呢,汽车在等红绿灯,要遵守交通规则。
一张纸、一个饮料瓶、一根废管子、几个贝壳、一个纸盒……我们成人眼中的“垃圾”,可是在孩子心中可以变成宝贝。成人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意识,也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天气变变变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今天的天气和昨天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吗?
董庭赫:天气是会变的,昨天没有太阳,今天有太阳。
李牧凡:有太阳是晴天,没有太阳是阴天。
你瞧!我们的小主播还进行一周天气播报,并制作了晴雨表。
今天是什么天气呢?请小朋友去记录一下吧!
张开雯:今天星期一,没有太阳,是多云。
图形变变变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能用各种图形拼搭出不同的图案造型,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 造能力。
课程小结与反思:
“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身边事物的变化,总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我们经常能听到很多“为什么”。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幼儿园教育应该利用幼儿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依据大班幼儿对一切变化着的事物的兴趣制作了“一切都在变”这一主题,从周围事物的变化入手,通过细致的观察、动手尝试,让幼儿了解变化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随着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他们对什么事都有很强烈地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容易发现问题。而且喜欢用自己的方式、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它。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更放的开些、让孩子有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和钻研。通过这个主题,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件事情不要急于给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去探索、去解决、从中找出答案。
支持建议: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它要求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孩子潜在的课程内容,是孩子最基本的课程。事物的变化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但是,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十分新奇的,熟悉与新奇的碰撞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从身边经常接触的事物开始探究,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变化,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和好奇心。
供稿:内黄县实验幼儿园大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