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资源整合:如何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开展特色艺术教学活动?
在学前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而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将民间艺术资源整合到幼儿园的特色艺术教学活动中,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今天,我们就从资源整合的路径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两个方面,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民间艺术资源整合的路径
-
挖掘本地特色,建立资源库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比如剪纸、泥塑、皮影戏、地方戏曲等。幼儿园可以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建立“民间艺术资源库”。- 案例:北京某幼儿园通过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将“老北京兔儿爷”泥塑引入课堂,深受孩子们喜爱。
- 建议: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家进园授课,或组织教师参加民间艺术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
-
利用数字化资源,拓展教学素材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推荐资源: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ichchina.cn)
- 抖音、B站上的非遗传承人账号
- 绘本《中国民间故事》《中国节日故事》等
- 建议:将数字化资源与实物教具结合,比如播放皮影戏视频后,让孩子们亲手操作皮影道具。
-
-
家园共育,调动家长资源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邀请有艺术特长的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或组织亲子民间艺术体验活动。- 案例:上海某幼儿园在“端午节”主题活动中,邀请家长教孩子们包粽子、制作香囊,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二、特色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
-
主题式教学:将民间艺术融入节日和主题活动
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设计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节日氛围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案例:在春节主题活动中,可以设计“剪窗花”“写春联”“舞龙舞狮”等环节,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载体,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的学习以游戏为主,可以将民间艺术与游戏结合。-
案例:
- 设计“皮影戏小剧场”,让孩子们用皮影道具表演故事。
- 开展“民间艺术寻宝游戏”,在幼儿园内设置多个民间艺术体验站,让孩子们通过完成任务获得奖励。
-
-
跨学科整合:将民间艺术与其他领域结合
民间艺术不仅可以用于艺术领域,还可以与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整合。-
案例:
- 语言领域:讲述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并让孩子们用绘画或泥塑表现故事情节。
- 科学领域:通过制作风筝,了解风的原理;通过染布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
-
- 环境创设:打造民间艺术氛围
幼儿园的环境是隐性的教育资源。可以在教室、走廊、活动区角布置民间艺术元素,如剪纸作品、泥塑展示、戏曲脸谱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三、专家观点与支持
-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李季湄曾指出:“民间艺术是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幼儿建立文化认同感。”
-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霍力岩强调:“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培养。要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实践建议
- 注重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民间艺术教学应以幼儿为中心,注重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情感体验,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 持续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活动的效果,听取幼儿和家长的反馈,不断优化活动设计。
结语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的资源整合和创新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让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焕发新的生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注入文化的养分。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让我们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灵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美与智慧的学习环境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