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视力保护:如何组织一场“亮眼”主题班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小窗户”被电子屏幕的蓝光“蒙上了灰”。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何通过一场生动有趣的视力保护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策划一场“亮眼”的视力保护主题班会!
一、班会的目标与核心
-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重要性,知道哪些行为会伤害眼睛,哪些行为可以保护眼睛。
- 行为目标: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护眼方法,如正确的读写姿势、用眼时间控制等。
-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对眼睛的关爱之情,培养主动护眼的意识。
二、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1. 开场:用故事“点亮”孩子的护眼意识
-
推荐故事:《小兔子的眼镜》(改编自经典绘本)
- 故事内容:小兔子因为长时间看电视、玩平板,眼睛变得模糊,最后不得不戴上眼镜。通过小兔子的经历,孩子们能直观感受到不良用眼习惯的后果。
-
互动提问:
- “小兔子为什么会戴眼镜?”
- “你们觉得戴眼镜方便吗?”
- “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2. 游戏环节:让护眼知识“动起来”
-
游戏1:眼睛大侦探
- 准备一些图片(如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让孩子们在一定距离外观察并说出图片内容。通过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晰视力的重要性。
-
游戏2:护眼小卫士
- 准备一些卡片,上面画着“正确用眼”和“错误用眼”的行为(如看书时坐姿端正、长时间玩手机等)。让孩子们分组分类,并讨论为什么这些行为对眼睛好或不好。
3. 实践环节:护眼小妙招大比拼
-
护眼操教学:
- 带领孩子们学习简单的护眼操,如“眼球转动”“远近调节”等。可以通过儿歌或动画视频辅助教学,比如《护眼操歌》:“左转转,右转转,上下左右看一遍……”
-
护眼小贴士分享:
- 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知道的护眼方法,如“看书时要开灯”“玩电子产品不超过20分钟”等。教师可以总结并补充专业的护眼知识。
4. 创意环节:DIY护眼宣传画
- 让孩子们用彩笔、贴纸等材料,制作一幅“护眼宣传画”。可以画上自己设计的护眼标语,如“眼睛亮晶晶,世界更美丽!”或“少看屏幕多运动,眼睛健康更轻松!”
- 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护眼角”,作为班级的护眼宣传阵地。
5. 总结与延伸
- 教师总结: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总结护眼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实践。
- 家园共育:通过家长群或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传递护眼知识,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
三、班会的亮点与创新
- 多感官参与:通过故事、游戏、实践、手工等多种形式,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让护眼知识更深入人心。
- 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和手工活动,将枯燥的护眼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学习体验。
- 家园联动:通过班会延伸至家庭,形成家园共育的护眼氛围,让护眼行动从幼儿园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四、专家观点与案例分享
-
专家观点:
-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教授指出:“幼儿阶段的视力保护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形成护眼习惯。”
-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王医生建议:“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护眼主题活动,帮助孩子和家长树立科学的用眼观念。”
-
案例分享:
- 某幼儿园的“护眼小达人”活动:通过每周评选“护眼小达人”,鼓励孩子们坚持做护眼操、正确用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某国际幼儿园的“无屏幕日”:每周设定一天为“无屏幕日”,鼓励孩子们用阅读、运动等方式替代电子设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结语
一场成功的视力保护主题班会,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护眼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对眼睛的关爱之情。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创意和热情,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他们用健康的双眼,去发现更美好的世界!
“眼睛亮晶晶,世界更美丽!”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