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奇遇记
李沧区苍山路幼儿园生成课程纪实?
课程缘起
冬去春来,散步时孩子们看到光秃秃的菜地,争相讨论:“去年咱们的小菜园里种了黄瓜,今年我们种点什么呢?”
萱萱:“可以种小小的西红柿,一个个红红的挂着就像小灯笼。”
豆豆:“我想种西瓜,等收获了大家可以一起享用,多好吃。”?
可乐:“我还想请爷爷帮忙,扎起架子,让小植物缠绕着往上爬,多有趣,我们来写生画画,肯定很美。”
翔翔:“这个主意好,我知道豌豆就可以爬,我家种过,当小豌豆成熟以后垂下来就像小麻花辫一样。”?
豆豆:“豌豆真的很好吃。”
经过孩子们的商讨,今年我们的小菜园就种豌豆。
活动一:
种植之旅
1.播种豌豆
去年种植黄瓜的经验让孩子们学到了不少“本领”,也了解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那么什么时候种豌豆最合适呢?孩子们通过查阅节气绘本、资料等方式,共同商讨,确定“惊蛰”这一天进行播种。他们拿着铲子有的翻土,有的播种,忙的不亦乐乎。
2.豌豆豌豆,快长大……
播下种子后,孩子们非常期盼,经常利用中午散步、户外游戏等时间去给豌豆浇水,但豌豆却始终没有如孩子们所愿地破土而出。于是,他们一起探寻豌豆长不出来的原因。
请教门卫叔叔后,孩子们了解到浇水太过频繁是豌豆没有长出来的主要原因,于是孩子们便展开讨论。
“每天不能浇太多的水。”
“门卫叔叔说,一次浇水把土地浇透就可以。”?
“我奶奶说不能在太阳很大的时候浇水。”
在讨论后,孩子们绘制了浇水时间表,根据制定的规则合理进行浇水,每隔一个星期,还为豌豆们拍摄“成长照片”,记录豌豆的生长过程。这一次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与期盼下,豌豆芽破土而出啦。
教师思考:
当豌豆没有按时发芽时,孩子们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主动地想要探寻原因,展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寻找豌豆不发芽原因以及后续制定浇水时间表的过程中,孩子们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合作,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分析问题。通过这次经历,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了关于植物种植与管理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二:
收获之旅
老师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分享自己在采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一拉,豌豆就倒了。”
“我摘的豆子都掉出来了。”?
“一拽豆子,它的藤蔓都跟着起来了”
“有没有更好的采摘方法呢?”?
孩子们想到了可以用剪刀剪,也可以用手指甲掐,也可以一手拉着豆荚,一手握住藤蔓。
教师思考:
孩子们初次采摘时的种种表现,尽管有些手忙脚乱,但这正是他们自主探索的开始。在不断尝试采摘的过程中,他们慢慢能够总结经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如 “轻轻地摘”、“找到连接的地方”等,还通过门卫叔叔了解到豌豆的藤蔓只能生长一次,每到豌豆成熟,藤蔓也就没有了作用,要将藤蔓全部清理扔掉。
活动三:
变身美味之旅
1.美食“豌豆糕”知多少
2.巧手糕点师
3.设计标签
4.分享美食传递爱
美味分享:甜甜糯糯的味道就是劳动收获的味道,孩子们将劳动的美食与伙伴、老师们一起分享。
义卖活动:“豌豆糕美味上市,值得品尝”、“清凉美味,好吃不贵”、“豌豆糕,步步高,你值得拥有”,随着“摊主”的叫卖声,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向来往的“客人”推销,场面十分热闹。没一会儿,商品被抢购一空,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爱心传递: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将卖豆糕挣来的钱投入了爱心收款箱,此次义卖活动所得善款共计348元,全部捐赠给青岛儿童福利院,希望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需要的小朋友,将爱心传递。
孩子们回味着劳动与收获的快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了全过程,这是属于孩子们的美好回忆。
课程反思
一粒小小的豌豆,从播种到成为豆糕义卖,体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智慧”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是一场综合性教育实践。他们亲身参与到豌豆“奇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种植、收获、制作的旅程,不仅留在相机里,更留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家长们也从中看到了孩子们如同豌豆一般“成长的力量”。
豌豆的奇遇已经结束了,但孩子们奇妙的探究之旅在继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