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
在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组织下,
青岛六十一中第七批青博小志愿者
多次走进青岛市博物馆,
参加青博小志愿者研学和服务等实践活动,
同时还走进其他多家博物馆,
大大丰富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服务 我快乐
礼仪、导引、巡馆、加盖纪念章和整理材料等服务工作不仅仅是为大家提供服务,更是小志愿者们社会责任的表现,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意义。他们需要长时间站立和面对大量的人群,这对耐力和体力是一个考验,但是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坚持下来。正如小志愿者于易辰深有感触地说:每当听到游客的一声声“谢谢”,就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给我带来丝丝凉爽,觉得好开心,也让我成就感满满的。我的工作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很琐碎,但能够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人,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重温红色记忆 感受历史
2024年7月26日,小志愿者们自愿报名参加了青岛市博物馆隆重推出的“红色文化主题月:青岛地方口述史交流研讨会第三季”交流研讨活动。研讨会通过一堂开设在博物馆里的“特别”党课,重温了那段给人们带来无限精神力量的光辉岁月,使同学们感受到了烈火燃烧的青春和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极大激发了他们奋进的磅礴之力!
聆听中感受伟大祖国的奋进
2024年8月6—9日,小志愿者们聆听了青岛市张永梅工作室名师团队开展的为期四天的“文博夏令营,名师历史课堂”。活动中,张永梅、杨剑英、傅珊珊和李超等老师们围绕“与时空对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精心打造了《《小天地大世界:跟着龙邮票探历史》《时光剧场:英雄们的传奇故事》《小小探险家:青岛里院趣味游》以及《诗韵旅者:品味诗词里的中国》等历史课堂,带领同学们一起看展览,听故事,回望华夏和家乡75年的时代变迁,童心筑梦,共同度过了美好时光。
小志愿者邹雯靖深有感触地说:青岛市博物馆“文博夏令营之名师历史课堂”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激发了我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跟着龙邮票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房毅宁则深切地感受到: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龙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
走进广阔新天地
小志愿者们还积极主动走进其他多家博物馆,如山东大学、临淄和湖北宜昌等地博物馆以及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不仅了解了百年学府山东大学的光荣发展历程,更感受到了山东和湖北等地的悠久历史文化。
参观了山东大学博物馆后,小志愿者房毅宁感受到:参观山东大学博物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知识的盛宴。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还激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带给宁嘉欣的是这样地感动:一位视障女士通过语音导航和导盲杖来到现场参观,看到她行动不便却依旧坚持学习,我的内心深受感触。在如今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我们似乎都缺少一份耐心,一份坚持不懈的恒心,和一份坚守梦想的初心。
在2024年青岛六十一中秋季全校开学典礼上,学校为积极参加博物馆实践活动的小志愿者们隆重地颁发了青岛市博物馆赠予的证书。
2017年11月,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青岛61中与青岛市博物馆三方签约并在青岛市博物馆挂牌“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基地”,以此为平台,根据《馆校合作系列活动策划书》开展“e历史”博物馆志愿行和主题研学活动,为师生的实践与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而有意义的平台。截至2024年,工作室已经选拔出七批青博小志愿者,每批小志愿者人数由最初的10名增至如今的40名,参加服务活动达500多人次。同学们在“乐中学”“学中用”“用中创”,提高了综合素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环境立德树人得以真正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