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
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
11月15日下午,李沧区化学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主题单元教学研讨会”在李沧区智荣中学展开,活动共分为两个大环节:首先由智荣中学李媛老师出示区公开课《燃烧与灭火》,然后由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化学集备组展示《控制化学反应之燃料篇》的大单元教学集备。李沧区全体初中化学教师参与活动。?
一
课例展示
落实新课标理念?
李媛老师紧扣新课标,基于“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大概念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发挥大概念的统摄作用,认识燃烧与灭火的本质是可燃物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的能量视角。
本节课采用固体酒精燃烧为情境串联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和促燃原理等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探究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氧气浓度测定仪的创新使用,帮助学生通过数据直观体会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通过采用希沃传屏方式实时投屏学生的实验操作以及仪器的数据变化,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通过学生演唱方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事故发生时的基本逃生能力。通过实例介绍,帮助学生欣赏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独特价值。?
二
精彩点评
分享学习感悟?
三十一中雒晓娜老师和六十三中余润老师课后感悟颇多,认为本节课有如下亮点。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通过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方案优化、动手实验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体验控制变量思想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充分结合实际,将所学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如黑锅底的形成,调节打火灶的进气口、固体酒精的利用、氧炔焰的原理等等,体会化学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师生自编自唱的消防歌曲,刺激学生的兴趣点,梳理安全意识,同时结合11月的消防安全专题,巧妙渗透了德育教育。并提出一些建议:可将固体酒精燃料贯穿于这单元的情境线,后期再结合对其成分的探究做成项目式研究,应该会是个不错的案例。进行演示实验时可借助于小桌,抬高位置,以使全班学生轻易观察现象。学生实验后可搭配评价方案,合理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反思、调整学习方法,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三
集备展示
引领教研方向?
李沧区实验初级中学化学集备组展示《控制化学反应之燃料篇》的大单元教学集备,从“研读课标、学业要求”,“单元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具体课时、作业设计”5个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单元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3个学习主题,涵盖了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提取本单元的核心思路“从化学视角认识燃料与燃烧,挖掘承载于核心知识后的素养价值”,确定单元整体目标,包括“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辩证思维”、“类比推理构建知识网络”。借助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设计3种情境:“火予我,何掌握”、“燃料——明天更美好”、“碳索未来”,相应规划了5课时。详细展示了第4课时“碳索未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转化”的课例设计,并就设计什么核心任务、设计什么实践作业或活动展开了讨论。?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目标明确,聚焦当前研究关键和热点,帮助一线教师明确了方向,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