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精神食粮。”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故事,我们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表达欲望的语言环境。
首先,课程故事能够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所言:“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基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幼儿专注倾听,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例如,在讲述《三只小猪》时,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声音和表情,让幼儿沉浸在故事中,自然地吸收丰富的词汇和句式。
其次,课程故事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模仿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指出:“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活动,幼儿可以模仿故事中的对话,练习使用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在《小熊请客》的故事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和邀请句式。
再者,课程故事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强调:“故事创编是发展幼儿语言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局或创编新情节。例如,在《小红帽》的故事中,可以问幼儿:“如果你是小红帽,你会怎么做?”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课程故事还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语言发展。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在实践中发现:“故事分享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通过组织故事会、故事分享等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如何清晰表达、耐心倾听他人,提高对话交流的技巧。
最后,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故事、互动故事书等新颖形式,让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如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所说:“科技与故事的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让语言学习更加自然有效。”
总之,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故事,我们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为他们的终身语言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