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海丝
传承古今
中五班户外自主游戏课程故事
课程缘起
在学园石狮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本土文化融入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的主题课程背景下,我们班开展的结构游戏内容选择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物体和建筑物入手,在与幼儿共同讨论后,我们班确定了要建构的主题“阮厝好风景”,希望能帮助幼儿对石狮的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对设计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第壹篇章
交流讨论 生成主题
“阮厝好风景”都有哪些地方呢?有什么特点呢?
孩子们围绕这两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六胜塔,林銮渡,林銮渡靠近海边。
永宁古卫城,大门有一堵围墙,屋顶是弯弯的;
八卦街、姑嫂塔。
第贰篇章
实地观察 记录分享
第叁篇章
快来建构 创意无限
第一次建构
游戏中,孩子们用六块长方形积木进行围合起六边形的六胜塔,再一层一层往上叠高,最后在孩子们欢天喜地地一番操作下,《六胜塔》初次建构雏形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孩子们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及对作品的自我评价:
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搭建六胜塔,可是六胜塔建的太小了,而且也没有把屋顶建起来。
在进行六边形建构时可以把长方形积木竖起来,这样塔就高了。
可以拿长方形的积木把屋顶平铺,这样屋顶就封起来了。
我感觉这个塔有点歪了;
可能是刚才围积木时不小心歪了,我们下次在建的时候要建的牢固一点。
教师的反思
孩子们在自我评价中不仅找到了问题,还给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我们期待孩子们的下一次建构。
第二次建构
因有了上次的建构经验,孩子们在这次的建构游戏中显得更有自信,这次采取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搭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担任不同的角色,有的小朋友勇担重任做小组长,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小小建筑师,有的小朋友自告奋勇做积木搬运工……每个孩子都在游戏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
热火朝天地一波操作之后,《阮厝好风景》似曾相识的形式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再次一起来聆听孩子们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及对作品的自我评价:
我们今天放积木时很小心,建的六胜塔很牢固,我还用圆柱形的积木拼了很高很高的塔尖!
我和宣杰一起用长方形积木围了一堵城墙,但是在屋顶的搭建上一直都倒下来了!我们还在永宁古卫城的旁边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停车场。
我们这次有把八卦街的牌坊和各个店铺都搭建出来了!每个店铺都是一间一间隔起来的!
我们组用长方形的积木搭建了石湖码头,还有很多艘船!
我们组是搭建了姑嫂塔,我们用到镂空的方式来表现门和窗!
教师的反思
在第二次实践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发现、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地提升,通过不断地思考、操作,再不断地实验尝试,在这些过程中他们的空间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次建构
孩子们在搭建姑嫂塔、六胜塔、永宁古卫城、八卦街、林銮渡的基础上,增加了围墙、公路和停车场,并实行了强带弱的模式,让能力强的孩子多多引导能力稍弱的孩子进行搭建。
通过孩子们一番操作后,《阮厝好风景》再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孩子们在建构中又遇到的问题及对作品的自我评价:
我们组这次搭建的停车场,还规划了停车位,并且也搭建了好几辆汽车在里面!
可是停车场的大门太小了,车都停不进去!而且很多停车位很多都会跟别人的车撞在一起,后面我们又重新规划了停车位。
这次我们的永宁古卫城的屋顶终于搭建起来了,可是我觉得围墙不够高,有点太低了!
教师的反思
在幼儿探索操作很多细节中,都会蕴藏很多的教育契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去实践、去解决,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出现停车场大门太小,车子开不进去,停车位规划不对时,引导孩子们回忆去过的停车场时什么样子的,并积极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去实地走访,了解生活中的停车场中还包含哪些东西。
我的作品
课程反思
在此次建构主题生成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在班级建构区域的初期单一建筑物体的建构,再到幼儿园的户外建构游戏;从采用花片拼插到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对姑嫂塔、六胜塔、永宁古卫城、林銮渡、八卦街等建筑物进行着多次的想象、构造;在每次的建构游戏后,我们通过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作品,互相评价作品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寻找同伴的建构亮点及存在差异,逐步改进着自己的建构作品,以达到良好效果。
游戏进程中,每个孩子从单一的自己独立拼插到与同伴进行小型建构再到全班一起合作搭建,从建构物体的主体外形到装饰小的细节部分,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断地在探索、尝试中自然习得建构技巧;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彰显出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正是我们最满意地收获!
课程缘起点虽小,但如何保证和支持孩子们的深入探究过程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撰稿:柯思望
初审:杜鲜艳
复审:李毅科
终审: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