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泥”相遇
中二班班本课程故事
活动缘起
户外角色游戏时,中二班的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后院的泥巴厨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蹲着观察了起来,也传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邱周恺:“泥巴里有好多宝贝呀,有石子还有小贝壳呢?”
幻幻:“泥巴是黄黄的、捏起来软软的,就像棉花糖一样”
朵朵:“泥巴是从哪里来的呢?”“泥巴可以种植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与“泥”初相识
孩子们在泥巴厨房里翻土、松土,他们发现了很多和泥土相关的秘密,和小朋友们互相讨论了起来……
熙熙:你们快来看,这边的泥土是棕色的,但是紫藤架小花园的土是黑色的。
雪糕:这个土里面还有好多的小石头,我都不能直接在里面玩。
布丁:泥土有味道吗?泥土有没有草莓味?
孩子们对泥巴有着许多的问题,通过对泥土的大调查,了解了泥土有哪些种类?泥土可以做什么?泥土里面有什么?泥土有什么作用?周末的时候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完成了与“泥”相遇的调查表活动。
王馨竹:我调查到的有红土,土的红色有点像西柚。
王梦涵:泥巴分为不同的土质,有砂土、黑土和红土等不同的土质。
蒋辰熙:泥巴分为不同的土质,有砂土、黑土和红土等不同的土质。
王知逸:泥巴可以用来种漂亮的又好看的植物。
丁奕文:泥巴还可以让工人爷爷盖房子。
梁泽屹:泥巴里面有蚯蚓,下过雨之后蚯蚓会钻出来。有一次散步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一只小蚯蚓在地上爬啊爬,非常的好玩。
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调查表结果,他们惊奇的发现除了自己常见的黄泥,还有种植物的黑泥土和盖房子的砂土,在调查的时候还发现泥土里面还有一些小昆虫,比如:西瓜虫、蚂蚁。
教师思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的视野。泥土,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滋养了大地万物,而我们却总是忽视了它。通过调查表的方式,让幼儿得到许多的与“泥”相关的小知识,孩子们乐在其中。
策略一:
家园合作,绘制调查表
孩子在玩泥之后对泥土有着非常多的疑惑,老师总结了孩子们最想了解的问题,制作出一份“泥土调查表”,孩子们在邀请爸爸妈妈帮助自己完成调查表,第二天集体活动中,我们请幼儿进行的调查表大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策略二
多感官感受泥土
孩子们的调查表分享出泥土的种类有砂土、黑土和黄土,在小朋友们分享之后,我们寻找了这三种土,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它们的不同之处。
与“泥”相遇之种植
调查表分享之后,小朋友们不仅了解到泥土可以用来建房子,还可以用来种植物,恰巧准备自然角创设时,小朋友们在种植区前讨论了起来:
倪好:我想在种植区种绣球花,因为绣球花很漂亮。
王嘉言:我想种胡萝卜因为我们幼儿园有小兔子,种出来的胡萝卜可以送给小兔子。
。
吴铮:我也想种胡萝卜,我可以在土盆里面挖一个小坑把萝卜的种子放进去。
吴幻:我想把我的萝卜种在黄土里面,黄土像巧克力,我想让胡萝卜变成巧克力的味道。
吴子元:我想种在砂土里面,我可以每天都给我胡萝卜浇水。
教师思考: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土壤的特性、植物的生长变化、以及对种植区中植物的照料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始终坚持追随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给子幼儿充分操作与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策略一:
投票选择种植
小朋友们自主的选择并且投票决定了种植的植物和想要种的土质。我们的投票结果最终以种胡萝卜胜出。孩子们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投票结果去种植。
策略二
种植、观察、照料
在已有不同的土质的情况下,我们便开展了种植实验,实验的内容为:不同土质种植相同的胡萝卜,种子会生根发芽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和求知的心理,我们开始了自然角种植活动。
小朋友们从种下胡萝卜开始,每天都会观察自己种的种子发没发芽,记录,也会定期的给种子浇水。
终于有一天,小朋友们种的种子发出了芽,小朋友欣喜爱护极了。
与“泥”相遇之趣玩泥
“泥巴真的很好玩”“就算泥巴很脏,但是我还是非常的喜欢玩,因为泥巴会让我感觉非常的快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这就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挖泥
泥巴真有趣,为了和泥巴有更多的玩法,我们一起准备了工具。
筛泥
踩泥巴真好玩,我们还想用手捏一捏,可是里面有很多小石头,怎么办呢,通过讨论,我们一起在幼儿园内寻找各种各样带洞洞可以用来筛泥土的网兜、电饭锅蒸屉、竹编簸箕。我们找来的这三种材料洞洞大小不一,通过现场尝试,孩子们发现,洞洞越小的材料筛出来的泥土更加的细,摸在手里软软的,可舒服了!
和泥
筛好的泥土没有小石头了,小朋友将泥筛到不同的容器里面,加水,用树枝搅拌均匀。“搅好的泥好像巧克力奶昔啊。”
泥塑
孩子们对泥巴都充满了想象,都想把自己的泥巴捏出来一个造型。
我可以用泥土做一个框框作品。
金修骐
我可以做一个漂亮的城堡。
我觉得蝴蝶非常的漂亮,想用泥做一个小蝴蝶。
王梦浠
教师思考:
随着“玩泥”活动的持续性地开展,小朋友们对“玩泥”十分的感兴趣。泥塑是在日常小朋友很少会碰到的操作性的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参与了这一有趣的活动,可以自如地操作造型进行展示。所以幼儿活动中有着饱满的状态。教师能为幼儿提供所需材料,多方面的支持幼儿的兴趣点。
策略一:
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泥土
孩子们了解了泥土的种类,得知可用来做泥塑的土有:红陶泥、白泥和粘土,他们用手去捏一捏,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泥土。
策略二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泥
制作想要的泥塑作品
最后,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红陶泥、白泥还有粘土制作了自己想要的泥土造型。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泥土在纸上都粘不住,最后发现在美工区发现白乳胶可以用来粘住本身会掉下来的,各种各样形状的泥土。
泥画
“泥巴可以画画吗?”“画出来的好看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孩子们挖泥、筛泥、和泥,最后以泥为墨,画出一幅幅丰富的想象画卷。
朱彦熹:我想在泥巴地里面画一个小人在拿着棒棒糖。
谢晚阳:我想用泥巴在地上画一个秋天下雨的样子。
殷妙言:我想画两个房子,我想象着可以住进去。
??
教师思考:
小朋友们有着充分的好奇心,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性地探索,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通过他们自己去完成活动。
策略一:
寻找适合泥土绘画的工具
小朋友们想着用泥土也可以画画,便在幼儿园寻找适合泥土绘画的工具,孩子们寻找了不同的地点:小木屋,百草园、丛林探险,分别寻找到了适宜的材料。孩子们的泥画活动就开始了,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和老师分享自己的作品。
策略二
引导幼儿用适合的工具画画
孩子们期待性的寻找到了自己认为适合画画的工具,开始用泥巴画画了,孩子们有着不一样的绘画想法,想把世界上一一花一木的样子都画下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泥染
孩子们看见彩色的扎染之后都觉得很漂亮。但是泥巴也可以染成这种好看的颜色吗?孩子们都充满了疑惑:
谢心程:用泥巴怎么扎染呢?
李俊昊:什么是扎染呢?
马子骞:看到这么好看彩色扎染,我迫不及待地想做泥染了。
教师思考:
对于幼儿来说,有趣、新鲜的材料引起幼儿极高的期待值,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泥染,积极探索,从而产生兴趣,泥染活动结束了,小朋友们仍是笑脸洋溢,自由自在,快乐的童年不就是这样嘛?
策略一:
扎染知识大补充
首先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幼儿们了解:什么是扎染?再通过已有作品让幼儿近身的了解扎染出来的效果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策略二
泥染操作
带着小朋友们的不确定,我们开始有趣的泥染活动。孩子们通过视频的方法,了解到扎染需要的材料有皮筋、布,还有上色的材料,但是因为泥染需要的材料是泥土的颜色,孩子们就兴奋的拿着小铁锹从泥巴厨房挖泥。
韩沐泽“嘿咻嘿咻,我要挖泥去染布。”
王宇涵:“老师,老师,这个泥好干,我挖不动。”
整个泥染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的扎着拼劲,染着布,可爱极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晾晒,打开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泥染作品。
陈清妍:“我在我的泥染作品上看到了波浪线,就像是一条条小河一样。”
徐延钦:“我的小布变成了小扇子。”
??
踩泥之乐
经过一系列有关泥巴的了解与探索之后,便带着幼儿进行一个踩泥巴的小游戏,,小朋友们在泥巴地里面踩得不亦乐乎,即便是身上满身的泥土,但是孩子们在活动中非常的投入又认真,我会在泥巴地里面左边走一走,右边铲一铲,你会在泥巴里面跳一跳,溅起会跳舞的泥点点。就算摔跤了也是非常的开心。
老师的话:
参与好玩的创意游戏,让孩子们遇见了泥,他们感受着泥土的芬芳,领悟着泥土的情怀,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相信,泥土只是孩子们探索自然的一块“敲门砖”,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认识泥土、研究泥土获得关于泥土的直接经验。我们回归童真,走进自然,从外到内,与泥土发生着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关于泥土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的探索未曾止步。
撰稿|刘玉如
审核|戴敏
终审|孔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