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民族特色的教室环创,浓郁的中国元素相信会让您大饱眼福。
语言区
这个区域的主题是“民俗故事我来讲”,图中为剪纸的《老鼠娶亲》图。班上曾开展了一系列的民俗故事活动,还有九色鹿等,孩子们可以在这个活动区来讲故事等。
阅读区
阅读区前后经过了几次调整,下图是最开始的样式,用了蓝色地垫,红色的枕头,还采用了苇箔的元素,整个区域给人古香古色的感觉。
因为大班下学期孩子们已经不再坐在地上看书了,所以老师们把地垫撤掉,换成了小桌子小椅子,桌布也采用了文字的花样,营造书香氛围。
孩子们自己绘制了图书区的守则装饰画。
此处布置了修补图书的工具和方法
表演区
名字叫“最炫民族风”,挂饰以56个民族的男女服饰为主,背景是老师们自己画的,展示了三个民族的特色风情,傣族的吊脚楼,新疆的沙漠,藏族的布达拉宫,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风貌,体现民族舞的不同特色。
角色游戏——小吃街
各民族特色小吃的介绍及制作,通过游戏感受各民族小吃,内设了烤鸭、羊肉串儿、冰糖葫芦、包子等等。
用的是老北京特色的翻牌儿来展示食物名称。
冰糖葫芦和铜锅涮肉
北京壁炉烤鸭
小吃街的内部设置,还有外卖车和订餐电话哦~
盘子、碗、串儿、桌子椅子
还有杭州小笼包、北京糖葫芦、北京驴打滚、山东煎饼、天津麻花、北京糖耳朵、山西刀削面……客官你想吃点啥?
美工区
以下是美工区的一组合集。因为先后开展过青花瓷、脸谱、风筝等活动,所以作品和装饰都非常丰富。其中包含很多纸粘土作品、纸盒作品、脸谱作品等,意在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布置以及他们的自己动手制作来感受中国的民族风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纷呈。
桌上的老北京四合院装饰是老师们用纸盒制作而成。
幼儿的纸粘土瓶子作品
孩子们用保丽龙球和纸筒制成的戏曲人物。
孩子们自己绘制的脸谱吊饰。
“福”字吊饰
下图是刚进教室门的吊饰。主要是中国传统的剪纸做成的福字,还有金色的边框,火红的中国结吊穗,喜庆的双鱼吊饰,浓郁的中国情扑面而来。
上部隔断
你应该经常会在古建的门窗上看过下图的红色花纹,老师们用KT板剪出雏形,然后用红色瓦楞纸装饰花纹,做出镂空的感觉,用来装饰过高的上部空间,让人感觉更有安全感,而且和整个教室风格非常搭配,也与旁边的美工区有个完美的过渡。
这是KT板的背面,老师们绘制了青花的样式,典雅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