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环保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尤为重要,但如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环保趣味小实验”,不仅能让环保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案例,供幼儿教师参考:
1. 废旧物品变“科学实验室”:让环保教育“活”起来
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废旧物品本身就是一种“活教材”,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环保的意义。
-
案例1:塑料瓶变“生态小花园”
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生态小花园”,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步骤:- 将塑料瓶剪成两半,上半部分倒扣在下半部分上。
- 在瓶底放入土壤,种上小植物或豆芽。
- 每天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育意义:让幼儿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感。
-
案例2:纸板变“风力小车”
用废旧纸板、瓶盖和吸管制作“风力小车”,让幼儿探索风的力量。
步骤:- 用纸板剪出小车的形状,用瓶盖做轮子。
- 用吸管连接小车和风帆。
- 用吹风机或扇子制造风力,观察小车移动。
教育意义:让幼儿感受风能的力量,同时理解废旧物品的创意价值。
2. 趣味实验设计:让环保教育“玩”起来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通过趣味实验,幼儿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深刻理解环保知识。
-
案例3:废旧纸张变“再生纸”
让幼儿亲手制作再生纸,体验纸张的循环利用。
步骤:- 将废旧纸张撕碎,浸泡在水中。
- 用搅拌器打成纸浆。
- 将纸浆铺在筛网上,压平晾干。
教育意义:让幼儿理解纸张的再生过程,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
案例4:废旧塑料瓶变“水循环系统”
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水循环模型,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步骤:- 将塑料瓶剪成两半,上半部分倒扣在下半部分上。
- 在上半部分放入土壤和植物,下半部分装水。
- 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水蒸气的形成和凝结。
教育意义:让幼儿直观感受水循环的过程,培养环保意识。
3. 教师如何引导:让环保教育“趣”起来
在开展“环保趣味小实验”时,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问题引导:在实验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如果我们把废旧塑料瓶变成小花园,会发生什么呢?”
- 互动参与:让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 延伸活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废旧物品还可以用来做什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更多的环保作品。
4. 专家观点:让环保教育“深”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曾指出:“环保教育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开展趣味实验,正是将环保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
总结
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环保趣味小实验”,不仅能让环保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可以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出更多有趣、有意义的实验活动,让环保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心中。
希望这些建议能为你提供灵感,让你的环保教育课堂充满趣味和活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