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缺家长参与热情,幼儿教师能否设计“亲子制作活动”,携手共创?
问题分析:
在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热情不高,可能是因为家长对活动的意义不了解、时间安排冲突,或者觉得制作玩教具是“额外负担”。然而,家长的参与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园共育至关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亲子制作活动”,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实现家园携手共创。
解决方案:设计“亲子制作活动”的五大策略
1. 明确活动意义,激发家长内驱力
- 专家观点: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提出“活教育”理念,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玩教具制作,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需求。
- 活动设计:在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或短视频,向家长传递活动的教育意义。例如,制作“益智拼图”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制作“环保手工”可以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2. 活动设计趣味化,降低参与门槛
- 案例参考:某幼儿园曾开展“亲子手工创意大赛”,要求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教具。活动设置了“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趣味奖项,吸引了80%以上的家长参与。
-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提供多种简单易行的制作方案,如用纸箱制作“迷你城堡”、用瓶盖制作“数学教具”等,降低家长的制作难度。同时,活动可以融入游戏化元素,比如设置“打卡任务”或“亲子挑战赛”。
3. 灵活安排时间,满足家长需求
- 数据支持:根据《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70%的家长因工作繁忙难以参与幼儿园活动。因此,活动时间安排需要灵活多样。
- 活动设计:可以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例如,教师录制制作教程视频,家长可以在周末或晚上与孩子一起完成;或者设置“亲子制作周”,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与。
4. 家园互动,增强家长成就感
- 专家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刘焱教授指出,家长的成就感是激发持续参与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家长和孩子的作品,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 活动设计:在幼儿园内设置“亲子作品展示区”,或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亲子制作成果展”。还可以邀请家长分享制作心得,形成家园互动的良好氛围。
5. 融入多元文化,提升活动吸引力
- 创意灵感:借鉴国外幼儿园的“文化节”活动,将玩教具制作与多元文化结合。例如,制作“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具”或“世界文化手工”,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能让家长感受到活动的独特价值。
-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文化主题月”,每月围绕一个文化主题(如春节、端午节、圣诞节等),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相关玩教具,并开展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实施步骤
- 前期准备:教师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制作材料包,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流程。
- 活动开展: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制作,教师提供现场指导或线上支持。
- 成果展示:展示亲子作品,举办小型展览或评比活动,增强家长的成就感。
- 反馈总结:收集家长反馈,总结经验,为后续活动优化提供依据。
结语
通过设计“亲子制作活动”,幼儿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就像阳光和雨露,共同滋养孩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创意的教育环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