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与幼儿兴趣迁移结合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幼儿教师完全可以设计“兴趣拓展探究”,持续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兴趣捕捉与延伸
- 观察与记录: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比如,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对蚂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及时记录并设计相关的探究活动。
- 延伸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一系列延伸活动。例如,从观察蚂蚁延伸到昆虫的世界,再到生态系统的初步认识。
2. 多感官参与
- 视觉: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探究对象。
- 触觉: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物体的特性。
- 听觉: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丰富幼儿的听觉体验。
- 嗅觉与味觉: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通过嗅觉和味觉感知物质的变化。
3. 跨学科整合
- 科学与艺术结合:例如,在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 科学与语言结合:通过讲故事、编儿歌等方式,让幼儿在语言表达中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4. 家园共育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
- 社区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等,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
5. 持续评估与调整
- 形成性评估: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持续评估幼儿的兴趣和探究进展。
- 调整活动: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确保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6. 专家观点
- 陈鹤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提出“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教师应以此为指导思想,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探究活动。
-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应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
7. 案例分享
- 案例一:某幼儿园教师在发现幼儿对蝴蝶感兴趣后,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包括观察蝴蝶的生命周期、制作蝴蝶模型、参观蝴蝶园等,持续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 案例二:另一幼儿园通过“小小科学家”项目,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模型、观察植物生长等,有效延伸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通过以上方法,幼儿教师可以设计出“兴趣拓展探究”,持续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