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S MEETING
扑克牌
——大四班课程故事
主题起源
我们新增了一份区域材料——扑克牌。孩子们对这份新材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他们想要尝试的扑克牌游戏。
康康说:“可以用扑克牌玩斗地主。”
皓轩说:“有的人过年的时候也会打牌玩。”
思妍说“扑克牌可以玩很多游戏的。”
吴薄说:“我也好想用扑克牌玩游戏。”
王瑜说:“我在家也会用扑克牌玩游戏。”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发现扑克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片充满探索与创造的天地。于是我立即响应了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用扑克牌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探索,孩子对扑克牌的兴趣更加浓烈了,于是我们和孩子开启了扑克牌的探索之旅。
主题脉络
初步探索结束后,我与幼儿展开了关于“扑克牌”四个问题讨论: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做过什么?还想做什么?询问他们对扑克牌的认识、想法和挑战。”
子浠说:“老师,我想用扑克牌玩游戏。”
子良说:“老师,我用扑克牌玩过消消乐的游戏。”
心颖说:“老师,我想用扑克牌搭高楼。”
康康说:“我知道扑克牌里面有大王和小王。”
翌然说:“扑克牌可以玩斗地主。”
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我备感鼓舞。基于孩子们的讨论,梳理并勾画了课程脉络图。
活动一:认识扑克牌
1、我的发现
我们将扑克牌投放到各个区域,引导孩子们都去探索扑克牌可以玩哪些游戏,你在探索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子浠说:“我发现扑克牌有四种形状。”
晨旭说:“这个扑克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吴薄说:“大王和小王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大王是红色的,小王是黑色的。”
悦尘说:“每个形状的扑克牌都有好多张,我来数一数这副扑克牌有多少种形状!”
接着,他认真统计每种形状的数量,并不断自言自语道:“黑桃有13张,红心也有13张……”一边说着,一边用笔和纸记录下来。与此同时,旭妍小朋友紧随其后,她也在不断尝试同样的分类和统计工作并说道:“我现在来数一数全部的扑克牌。”随后,她在纸上记录下每种形状的数量和总数。在旭妍的记录表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每种形状的数量,以及一副扑克牌的总数量。
01
02
03
2、扑克牌的来源
在一次课程梳理过程中,有小朋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他们想了解扑克牌是怎么来的。于是,在我们的集体活动中,我为孩子们揭开了扑克牌的神秘面纱。
扑克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叶子戏”。因为那时的纸牌大小如同树叶,因此得名“叶子戏”。
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其中去掉大小王后,剩下的52张则象征着一年中的52个星期。而扑克牌的四种花色——黑桃、红桃、梅花和方块——则代表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更有趣的是,52张牌的点数总和为364,加上一张小王,正好对应一年365天。而扑克牌中的J、Q、K这三种牌一共12张,也正好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
3、绘本故事《颠倒国》
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了扑克牌的正反,我注意到了孩子们对正反概念表示好奇。他们提到扑克牌无论正着放还是倒着放,其实都不会反转。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我决定通过绘本故事《颠倒国》来引导他们探索扑克牌的奇妙之处。聆听过程中,我问:“在颠倒国里,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别人是错的呢?”心颖:“因为在他们眼里,别人才是反的。”在讨论环节,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颠倒的乐趣,我们开展了一个音乐活动《颠倒歌》
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在分类和计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通过动手实验、数据记录和最终的经验分享,孩子们实际感受到了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和音乐,孩子们不仅被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还对扑克牌的特殊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活动二:扑克牌游戏
1、扑克牌消消乐
孩子们对扑克牌展现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提到:“老师,我还想玩我之前玩过的扑克牌消消乐游戏。”这种好奇心成为我们探索扑克牌游戏的起点。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分成小组开始了扑克牌消消乐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如果翻到相同的牌,这对牌就可以被消除。然而,在游戏初期,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出牌的顺序上似乎有些混乱。有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频繁出牌,快于其他小朋友。我温柔地提醒孩子们:“可以试着轮流翻牌哦,这样我们大家都有更多的机会。”在我的建议下,孩子们兴奋地调整了他们的游戏策略。子浠说:“那我们就一人一张,这样才公平嘛!”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随着游戏的进行,孩子们开始耐心等待自己翻牌的时机。宝怡在轮到她时翻出了两张相同的牌,激动地大喊:“耶,我成功了!”此时,她不仅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学会了遵循游戏的规则。
消消乐游戏
2、搭火车游戏
玩了消消乐的游戏后,小朋友说:“老师,我还玩过一个扑克牌搭火车的游戏,你可以跟我一起玩吗?”我立即响应了孩子们的请求,邀请了曾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扑克牌搭火车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吴薄问:“老师,这个搭火车是不是跟消消乐的游戏差不多?我们玩消消乐时,只要找到相同的扑克牌就可以收走。而搭火车则是从火车头开始,跟出牌相同的就可以把整个火车的牌都收走,对吗?”我耐心解释道:“是的,这两个游戏方式很相似,都是通过收集相同的牌来进行。但是,消消乐只能消掉两张牌,而搭火车游戏则能让我们收走一列长长的牌,非常有趣。”
在游戏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各自在游戏中寻找策略,利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争取搭建更长的火车。他们不停地分享收获,时而互相帮助,时而激励竞争,整个活动充满了活力和笑声。
3、凑十开火车
有了前面两个游戏的经验,孩子们在凑十开火车的游戏中能够有序的轮流的出牌,当他出的牌与某一张牌能够凑成10的时候,他就会把这两张牌收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在我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提出还想玩这个游戏。这个凑十开火车的游戏实在是太好玩了。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我将扑克牌投放到区域材料中,让孩子们随手拿取。然后与他的同伴一起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用纸和笔记录了10的组成。
4、抢纸牌游戏
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扑克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提出希望能进行相关游戏。为了结合户外活动增强他们的反应能力,我们设计了“抢纸牌”这一游戏。首先,孩子们自行分成几个小组围成圈,坐在地上。在每个小组圈内放置纸牌,纸牌的数量人数少一张。游戏开始时,我为孩子们讲解规则:“当老师说“摸耳朵”时,大家就要摸自己的耳朵;当我说“抢纸牌”时,你们就要尽快拿到面前的纸牌。”孩子们兴奋地回应:“知道了!”在游戏进行时,我依次说着“摸鼻子”、“拍拍肩膀”等指令,孩子们跟随指示迅速做出相应动作。当我突然喊出“抢纸牌”时,所有孩子都迅速反应,争相去拿纸牌。欢声笑语中,有的孩子成功抢到了纸牌,有的孩子则一脸遗憾。在每轮游戏结束后,我会引导孩子们一起讨论:“这次你有什么收获?下次你想怎么做得更好?”艺桐说:“我发现我要更快一点,因为廖子浠总是比我快。”子浠说道:“我觉得我应该专心听老师的指令,就可以抢到纸牌了。”
5、扑克牌相邻数
区域活动中,悦尘在科学区用扑克牌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排列组合。这个活动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纷纷加入,开始探索扑克牌的相邻数。悦尘首先在板块上贴上了一张纸牌7,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将6贴在7的前面,接着将8贴在7的后面。他兴奋地对皓轩说:“皓轩你看,我找到了7的相邻数,7的相邻数是6和8。”看到悦尘的活动,旭妍和浩茗也被吸引过来。旭妍在板块上分别贴上了7、5、6、2的纸牌,开始寻找这些纸牌的相邻数,不久便找到了。浩茗则在板块上贴了3、7、5、4的纸牌,开始寻找这些纸牌的相邻数。
浩茗在贴牌时显得有些困惑,旭妍注意到了,便指着扑克牌3说:“3的相邻数是2和4。你贴上去念一下数字1234,看是不是!”浩茗按照旭妍的提示贴好后,念着1234,终于理解了相邻数的概念,在旭妍的帮助下,浩茗也成功找到了相邻数。
01.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相邻数的理解,我们在户外组织了一场找两相邻数的游戏。
6、扑克牌多米诺
代蔚在搭建扑克牌时,卓璟不小心碰倒了他的作品。扑克牌依次倒下,皓轩看到兴奋地说道:“太有意思了,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他的声音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宛如多米诺骨牌般的壮观景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受到启发,孩子们纷纷开始尝试自己的创意搭建。
晨旭被吸引过来,兴致勃勃地说:“太有意思了,我也要玩。”他摆好一长条扑克牌后,轻轻用手指一推,扑克牌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他高兴地笑着:“哈哈,太有意思了!”
随后,晨旭灵光一现,提议:“我要把扑克牌摆成蜗牛壳的样子。”玉涵和书妍听了也加入进来,然而不久,圆桌一震,排列的扑克牌倒了一大片。思妍建议:“要不我们直接在地上摆吧。”小伙伴们很快分工合作,地板上不久便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棒棒糖形状。积累了经验后,孩子们又尝试摆出回形图案。整个过程小朋友们积极动手、动脑,互相协作,最终成功完成了挑战。
7、扑克牌创意拼图
在舞蹈室小朋友正在忙着搭建高架桥,而诗咏则用扑克牌创造了一朵精美的玫瑰花。为了鼓励这样的创造性表达,我决定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并计划在餐前活动时让诗咏分享她的奇思妙想。在餐前活动时,我邀请诗咏为大家展示她的扑克牌作品。诗咏微笑着解释道:“我拼的是一朵玫瑰花,上面是花朵,下面还有叶子。”小朋友们纷纷赞叹,“哇,太厉害了!玫瑰花的形状好特别!”
下午,在诗咏的带领下玩起了扑克牌创意拼图。在她的指导下,她们齐心协力拼出了一朵更加巨大的玫瑰花。与此同时,旭妍则独自在一旁专注地拼图,她的作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哇,她好像拼了一个小朋友!”子浠惊讶地说道。旭妍接着解释:“对呀,这上面是她的头,戴着皇冠呢,还有头发和小裙子。”大家都被旭妍的创造力感染,充满了好奇与赞美。
拼图
创意
8 、扑克牌游戏册
扑克牌游戏玩了很多,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对一些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还不清晰。于是我提议,我们可以制作一本扑克牌游戏手册,这样你们想玩什么游戏,都可以打开看看,就知道怎么玩啦。孩子们非常赞成,赶紧拿出笔和纸开始制作游戏册。
9、扑克牌游戏店
在扑克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提议将扑克牌游戏加入到我们的自助游戏摊位中,让前来玩的顾客付费体验。这个想法得到了热烈响应,我们决定让孩子们尝试这一创意,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并看护这个新增加的小摊。活动当天,孩子们按照预先的分工安排好摊位。几个孩子负责讲解游戏规则,而另一些孩子则负责记录和收取费用。我们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协助。但是很多顾客并不清楚游戏怎么玩,就没有来玩扑克牌游戏,所以我们扑克牌游戏店的营业额很低。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孩子一起回顾活动,说一说出现的问题,以及后续的解决方法。期待在下一次活动中,扑克牌游戏店能够吸引很多的顾客。
自主游戏结束后,小朋友们觉得我们的扑克牌游戏店营业额不高,是因为我们的店铺还没有招牌。结合前期做火锅店招牌的经验,孩子们开始设计招牌。
设计图完成后,我和孩子们初步选出了几张大家都喜欢的进行投票。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每一张设计图,并在设计图旁边进行投票。
投票结束后,下午我们统计了票数,最终一号设计图以16票胜出。
第二天,孩子们开始一起制作扑克牌游戏店的招牌。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招牌的底板,旭妍拿着勾线笔,按照设计图开始画边框。其他小朋友则在旭妍画好的边框上进行上色。嘉行说:“我会写字,我来写游戏店的名称。”子良、诗咏和皓轩也说:“我也会写,我们也一起。”扬俊把设计图上的房子绘画下来,并且和悦尘一起用剪刀剪下来。志源走过来说:“老师,要不我们把扑克牌贴在上面做装饰吧。”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们在招牌上贴上了扑克牌。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招牌完成了。
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小朋友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技能。通过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基础的加法运算,对数字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他们的社交技巧也得以增强。同时,活动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与专注力,在动手制作中专注于细节与整体的协调。
活动三:扑克牌搭建
1、尝试搭建
孩子们开始尝试用扑克牌进行搭建,第一次尝试时,他们遇到了困难。晨旭试图让扑克牌立起来,但屡次失败。他失望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扑克牌不好搭建,因为它根本就立不起来。”我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鼓励晨旭自己思考解决办法:“那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办法能够让扑克牌立起来呢?”在我的引导下,晨旭重新振作,不断实验各种方法,直到他发现扑克牌对折便能轻松立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形成一种铺一张平整扑克作地基,再搭对折扑克作为支撑结构的模式,并不断向上叠加,而且还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创作。
扑克牌
搭建
经过动手搭建,解决了扑克牌立起来以及容易倒下的问题。心颖小朋友在建构区用自己的创意搭建了一座“房子”。她骄傲地展示给我看:“老师!我的扑克牌搭起来了,我想要的房子就是这样的。”诗咏和玉涵也不服输,她们两个齐心协力,搭建了一个神似心形的作品。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都有极高的创造力和搭建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精细动作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在搭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纸牌的稳定性和形状的对称性,这无疑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学会了积极面对搭建中的困难,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
搭
建
2、搭建不同形状
在谈话活动中,孩子们表达了对用扑克牌搭建不同形状的兴趣。一一提到想要扑克牌搭建长方形和圆形,梓炫则补充了三角形的想法。于是,我决定在区域活动中引导他们进行扑克牌搭建。
3、和好朋友一起搭建
在搭建扑克牌活动时,一些小朋友表示希望能和好朋友一起进行搭建。第一次搭建时,几个小朋友选择在建构区进行活动。诗咏和翌然用扑克牌搭建出了两个长方形,诗咏一边搭建一边说道:“我们今天要搭建宝石幼儿园。”子良也在一旁附和道:“我们幼儿园好像是三层,那我们就搭三层好了。”
搭建完成后,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总结。我问道:“在搭建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诗咏回答说:“我们想搭建更多的建筑物,今天我们搭建了学校,还想搭建其他的。”子良补充道:“建构区太小了,我们还想搭建医院、消防站、超市呢。”
我接着问:“那你们觉得应该去哪里搭建比较合适?”王瑜提议:“去草坪上搭。”然而,悦尘表示:“草坪上扑克牌放不稳。”思妍想了想,说:“可以去舞蹈室搭,那里地方很大。”
于是,星期四下午,我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来到舞蹈室进行搭建。一些小朋友选择搭建幼儿园,一些搭建医院,还有的搭建居民楼。每个小朋友都在忙碌地进行着他们的创作。
在前两次成功的扑克牌搭建活动后,孩子们对这种创意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决定在大厅再次组织一场扑克牌搭建活动。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开始了各自的创作。康康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建一个很长的通道,像桥一样!”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孩子们纷纷开始搭建。
活动结束后,我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作品。晨旭介绍道:“我们搭建的是深中通道,我在旁边建了一个服务区,里面可以吃饭、休息,还搭建了一个平台可以欣赏风景。”蒙玉涵补充说:“我在那儿建了一个游泳池。”诗咏站起来说:“我和扬俊搭建了一个房子,我的房子在后面,扬俊的房子在前面,并且连接上了深中通道。”
旭妍则介绍:“我们搭建的是一个海洋世界,共有四层:第一层可以观赏游鱼,第二层是餐厅,供人们用餐,第三层是游乐场,可以在里玩。第四层是休息的地方,玩累了可以上去睡觉。”
佳文分享道:“我们搭建的是一所小学,起初忘记了建门,后来我们将墙改成了门,从而可以从大门进入。”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与分享。康康的提议和晨旭的构思展示了他们的领导力和规划能力。玉涵、旭妍、佳文等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交流和分享,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搭建分享
4、搭建高架桥
在上次的扑克牌搭建活动中,小朋友们在大厅里用扑克牌搭建了一座高架桥(深中通道),他们对此充满了兴致,并希望挑战搭建不同风格的高架桥。因此,我决定带着孩子们再次开展这个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活动开始前,我问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高架桥?”
嘉行:“高架桥下面有很多柱子,桥是在柱子上面。”
代蔚:“我也看到过这样的。”
带着孩子们的答案,我们来到了舞蹈室,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搭建。他们先将砖块积木整齐地放在地上,并开始小心翼翼地将扑克牌摆放在砖块积木上,作为高架桥的桥面。晨旭提出:“要把扑克牌摆平,这样桥才稳。”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显示了他开始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整个搭建过程既紧张又有趣,孩子们相互分享搭建经验,并不时因为结构倒塌而发出笑声,但他们毫不气馁,继续尝试更好的方法。
5、搭建20层挑战
在一次搭建活动中,孩子们的一句简单想法引发了无限的挑战热情:“我想知道扑克牌可以搭几层。”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孩子们纷纷设立目标:要搭100层,甚至1000层。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设定一个小目标,先挑战搭建20层的扑克牌。
第一次挑战:
活动开始,兴致勃勃的孩子们聚集在操作区,尝试将扑克牌一层层地搭高。随着高度的增加,孩子们逐渐发现在高度第8层时遇到了困难,因为桌子太高,影响了扑克牌塔的稳固性。于是,我们将活动转移到了教室的空地上,孩子们再次集中精力进行尝试,终于搭建到11层。
第二次挑战:
在第一次参与扑克牌搭建活动中,小朋友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尽管第一次尝试只达到了11层,但孩子们并没有灰心,他们渴望挑战更高的层数。这种不放弃和勇于尝试的精神促使我们进行第二次尝试。第二天,诗咏、浩茗、皓轩、梓炫、玉涵、天予等小朋友再次聚在一起进行扑克牌搭建。这次,孩子们一共搭建了17层,取得了显著进步。诗咏自豪地说:“我们后面倒了,但是没有放弃,又继续搭了。”这话指出了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不懈。
第三次挑战:
接下来的第三次搭建中,我们把扑克牌以不同的方式摆放,成功地挑战了20层。曾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第一次搭建的地基是三排,搭建了11层就倒塌了;第二次是四排,一共搭建了17层;第三次则将扑克牌平面有横着有竖着放,达到了20层的高度。
通过这次扑克牌搭建活动,小朋友们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如何搭建更稳定的结构,也学会了反思失败的原因。活动中他们表现出的坚持不懈、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孩子们从观察和讨论中自发学习,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解。
活动四:扑克牌创作
1、介绍我的作品
周末,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手工活动——用扑克牌进行创作。在家里,小朋友与父母合作,纷纷制作出了各种作品。有的小朋友做出了一顶帽子,有的小朋友制作了一个皇冠,还有的小朋友制作了衣服、裙子,甚至还有人做了飞镖、飞机、机关枪和宝剑。孩子们非常兴奋地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中一位小朋友主动与我分享了他制作衣服的过程。我邀请了几位孩子上来介绍他们的创作,以及与家人合作的经历。
诗咏:“我做了一个皇冠,这是我和妈妈、大姨、哥哥一起完成的。哥哥负责把三角形折出来,妈妈负责贴双面胶,我负责递扑克牌给妈妈,大姨则帮忙剪下来。”
代蔚:“这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作品。我做了衣服、枪和帽子。我的枪很厉害,会发光。衣服是爸爸帮我设置了机关,把机关打开衣服就能穿上去,非常特别。”
艺桐说:这是没用一条旧裙子,我和妈妈用这条旧裙子和扑克牌制成了一件新裙子。我觉得我的裙子非常漂亮,我很喜欢我的扑克牌裙子。”
子浠说:我和妈妈,还有阿姨用扑克牌和黑色塑料袋完成了一件独特的裙子,我很喜欢我的扑克牌裙子。
作
品
在孩子们介绍完作品后,我鼓励他们回顾制作的过程,想一想带回来的扑克牌作品是和谁一起做的,怎么完成的,并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介绍完作品后,子浠站在她的裙子边上数来数去,我问她在数什么。子浠说:“我数一数我的裙子用了多少张扑克牌”。其它小朋友听到了,也参与进来,拿起作品就开始数。于是,我给孩子们分发了纸张和笔,并指导他们在统计时可以随时记录。
2、创意扑克牌
在扑克牌探索的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自己设计一副扑克牌,这样他们就能拥有一副独一无二的扑克牌。听到他们的想法后,我立刻表示了支持和鼓励,认为这是一个激发创意和个性的绝佳机会。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这个创意,我们准备了一些与扑克牌大小相同的卡纸供他们进行创作。为了激发他们的灵感,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创意画供他们欣赏。
2、扑克牌皇冠
周末在家制作作品时,孩子对皇冠、飞镖、时钟、衣服、宝剑等作品很感兴趣。于是回到幼儿园后,小女生选择制作皇冠,她们一边看着步骤图,一边巧妙地将扑克牌折叠起来,组成一顶又一顶美丽的皇冠。制作过程中,她们显得格外专注,互相讨论着自己的设计想法。玉涵问:“老师,这样折会不会更好看?”我微笑着点头,鼓励她们继续发挥创意。
3、扑克牌飞镖
小男生大多选择了制作飞镖,他们分组研究飞镖的构造,并认真地尝试折叠。王瑜小朋友尤其认真,他走到我身边,手里捧着一枚未完成的飞镖,问道:“老师,我这样折对吗?”在确认步骤无误后,他跃跃欲试地继续完成。翌然小朋友显然有过练习,他快速地完成作品,还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他说:“我在家有做过扑克牌飞镖,所以我会做。”吴薄也是很快的将飞镖制作完成。
4、扑克牌时钟
还有一部分孩子选择制作扑克牌时钟,我特别将班级的时钟取下,供他们观察和参照。他们在仔细观察后,用扑克牌整齐排列出刻度,贴上双面胶,并在边缘绘制边框。在孩子们的巧手下,一个个独特的时钟作品逐渐成形,并在中央标出了指针的位置。
扑克牌作品制作完成后,我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扑克牌时钟作品。心颖小朋友第一个介绍她的作品,她认真的介绍自己的作品。我问道:“你的扑克牌时钟设置的时间是几点呢?”心颖说:“我的时间是17:00。”翌然听到后迅速站起来帮助心颖回答说:“她的时间是4点,不是17:00。”我表扬了翌然小朋友对心颖小朋友的帮助,同时我也意识到“认识时钟”是我们进一步教学的方向。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在合作中提升了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制作皇冠时,女生们锻炼了细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制作飞镖的小男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制作时钟的过程中,孩子们初步理解了时间的概念,并且加强了对时间与指针关系的认知。
活动五:认识时钟
在日常生活中,时钟是幼儿常见的工具之一,在制作扑克牌时钟的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对时钟的认识不够全面。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晰地了解时钟的结构并掌握时间概念,我设计了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时钟认识活动。首先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来认识时钟,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班级的时钟,分别指着三根针教给孩子们一个小口诀:“又粗又短的是时针,又长又细的是分针,跑得最快的是秒针,一个时钟有12个大格,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大格。”我观察到孩子们一边学一边念,非常投入。在初步了解了时钟的构造之后,我们开始了实际操作。我用时钟随机设定一个时间,让孩子们告诉我当前是几点。翌然兴奋地举手:“老师,现在是5点!因为时针指着5,分针分针指着12。”
为了加强动手能力,我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调整时钟,并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所设定的时间。我看到孩子们认真地转动时钟,偶尔凑在一起讨论设定的时间是否准确,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认识
时钟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到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及其走动的方向,还能准确地从钟表上读出时间。这种亲自操作时钟的经验,有助于他们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六:扑克牌作品展
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用扑克牌制作的亲子手工作品,有小朋友提议说:“我们之前在幼儿园展示过故事盒子,不如也为这些扑克牌作品办一个作品展,让其他小朋友都来看一看。”这个想法引发了所有孩子的兴趣,我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策划和展示的活动中来。
1、扑克牌作品展计划
在孩子们提出了办扑克牌作品展的建议后,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展示作品?在哪里展示?又要怎样展示?”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作品展的策划过程。
悦尘:“可以用黑色的展示架,把作品夹在架子上。”
梓炫:“可以把作品摆放在区域柜中,每一层可以展示不同的作品。”
思妍:“把作品夹在外围的墙上,这样一来,路过的小朋友们都能看到。”
旭妍:“把作品摆放在大厅,可以把很多桌子拼在一起,再将作品摆在桌子上。”
玉涵:“可以用垫子,把皇冠放在垫子上展示。”
书妍说:“我们可以在山坡上摆放,把帽子直接放在山坡上,这样小朋友们路过的时候都可以看到。”
康康:“如果摆在那里,其他班级进行户外活动时,可能会碰乱我们的作品。”
晨旭:“我们可以在大厅摆放,可以把扑克牌做的服装穿在模特上展示,也可以用衣架挂起来。”
子良:“可以把作品挂在帘子上面。”
整个讨论过程充满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合作精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尝试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每位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鼓励他们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以便我们更好地策划和准备这次特别的作品展。
2、 作品展在哪里办
孩子们对于展览的地点,大家各有不同想法:有的小朋友建议在草坪上进行展示,还有些倾向于在大厅内举行,还有一些认为可以选择幼儿园的外围。为了公平起见,我组织孩子们进行投票,最终,大厅以23票的优势成为扑克牌作品展的举办场地。
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思妍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的作品这么多,大厅内能不能摆放得下呢?”
晨旭:“要不我们去量一量需要多大的场地来办展览。”
浩茗:“可是我们要用什么来测量呢?”
子良:“我们可以用卷尺来量,卷尺可以拉得很长,还可以用脚量。”
康康:“积木可以派上用场。”
代蔚:“我带的彩灯,也许它的长度足够测量场地。”
悦尘:“我们美工区有毛线,可以用来测量。”
璟睿:“用笔也可以。”
晨旭:“我们的外套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测量?”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提议让他们把想到的各种测量工具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我指导他们带上测量工具到大厅。大家都很兴奋,心颖用书本测量,她小心翼翼地把书本摆放在地上,边摆边数:“一本、两本……”子良、玉涵和志源则选择用纸砖积木开始他们的测量活动。起初,他们各自测量,但志源很快观察到了效率问题。“我们可以把积木连起来用,这样会更快!”志源喊道。他从区域柜里取出更多的纸砖积木,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进行测量。晨旭注意到了志源的方法,他想到:“我也可以用长方形木质积木!”于是,一些小朋友和他一起从区域柜里拿出木质积木连接起来,迅速完成了测量。最终,小朋友们都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了下来:用纸砖积木测量需要34块,长方形木质积木需17块,书本共20本,而浩茗使用了22支笔加上17根吸管拼插积木。测量完毕,浩茗高兴地喊道:“这么大的场地应该足够了!”其他小朋友们点头表示认同。
3、布置场地
确定好作品展场地后,我们开始进行作品展场地布置。根据孩子前期的讨论。大家一起搬来了桌子和作品架,甚至有些孩子灵机一动,用攀爬架搭建了展示架。当他们把用扑克牌制作的帽子放上去后,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我提醒他们观察展示效果并建议道:“你们觉得帽子怎么样才能站得更稳呢?”
子浠说:“我们可以用这个圆柱体的积木支撑!”吴薄从积木柜拿了一些方块积木,将飞镖放在上面,并自信地说:“飞镖可以粘在上面展示。”于是,我带来免钉胶,协助他们完成这一创意。在孩子们齐心协力的布置中,作品终于展示好啦。
在扑克牌作品展的场地布置完成后,看到小朋友们兴奋地在一旁讨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孩子们学习组织和沟通的好机会。于是,我萌生了让小朋友们亲自邀请他人参观作品展的念头。
子浠:“我想邀请小庄老师来看我们的作品展。”
皓轩:“请小二班的小朋友来看。”
王瑜:“园长妈妈也请来。”
书妍:“邀请中三班的小朋友,因为她的弟弟在那个班级。”
璟睿:“那我想让小一班的小朋友来看,我妹妹在小一班。”
我问道:“你们想用什么方法邀请呢?”皓轩毫不犹豫地回答:“做邀请函呀。”这时,我引导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邀请函。
邀请函制作完成后,我和孩子们带着邀请函前往其他班级进行邀请。小朋友们在邀请其他班级时,表现得既兴奋又自信。
到了下午,各个班级的小朋友们纷纷来到我们的扑克牌作品展场地。思妍热情地说道:“这个帽子好看吧!你要不要带上试试?”她兴奋地邀请其他小朋友试戴扑克牌帽子。来自大三班的小朋友惊叹:“这个扑克牌裙子太好看了吧。”子浠自豪地回应:“这是我的扑克牌裙子。”还有一些小朋友拿着扑克牌宝剑,爱不释手,对作品赞不绝口。在孩子们脸上洋溢的自豪的笑容中,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展览的乐趣,还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制作邀请函,孩子们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增强了动手能力,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邀请的过程让孩子们自信心倍增,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活动也让孩子们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在每位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鼓励他们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以便我们更好地策划和准备这次特别的作品展。
学习与发展
学习品质:通过“扑克牌”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同时也积累了各方面的能力。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们在直观的体验中很快掌握了排序和找相邻数的基本技巧。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并在过程交流中增强了对数概念的理解。在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扑克牌作品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完成扑克牌作品后,孩子们需要用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美术创作的技巧,还能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
语言领域: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孩子们活动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看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并且在倾听其他幼儿的想法时,倾听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幼儿在介绍自己的扑克牌作品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艺术领域:在“扑克牌大创作”活动中,幼儿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自我表达的能力和自信心。孩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喜好和个性融入艺术作品中,体会到了独特创意带来的成就感。在“扑克牌作品展”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科学领域:在“扑克牌游戏”活动中,多个游戏涵盖了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巧妙地结合了游戏与学习,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游戏,他们通过实际操作,以及和同伴沟通,强化了幼儿对排序、相邻数的理解。对数字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快速反应和观察能力。
孩子们不仅认识到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及其走动的方向,还能准确地从钟表上读出时间。
社会领域:在“扑克牌搭建”活动中,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建构技能的提升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孩子耐心的培养、毅力的发展、同伴关系的提升做了进一步的支持。
孩子互帮互助,体现了班级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搭建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在合作中提升了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健康领域:在“扑克牌搭建”和“扑克牌游戏”活动中,幼儿愿意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合作操作、分享,懂得如何与同伴协调。也探索了游戏中的主动性。在“负重前行”体能锻炼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肢体协调配合的能力、身体大肌肉动作及匍匐前进爬的能力。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家长参与度高:结合家长开放周半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课程活动中,提升家长对我们教育理念的认可度。
2、教师的支持度高:不管是材料的支持还是对幼儿活动的支持。只要孩子们提出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都给予支持。
3、家长的认可度高:家长对于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表示认可,课程游戏化,游戏课程化。
4、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布置小任务,利用周末时间,请家长和孩子在家一起制作作品,家长的配合度非常高。
5、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让幼儿去协助需要帮助的同伴,从而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不足
1、活动内容有广度却忽略了深度:在扑克牌游戏活动中,发现活动内容设置过于多,导致孩子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游戏的创新性不高。
2、可持续学习率低:在开展活动时幼儿的兴趣度很高,在活动中有想法,但是活动结束后,很少幼儿会继续使用材料。例如:用扑克牌搭建、用扑克牌玩游戏等。
三、改进措施
1、将活动内容适当精简,或者将活动分为多个课时进行,以便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从而达到深度学习。
2、有针对性的将材料投放到每一个区域,让幼儿随取随用。有意识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幼儿主动使用材料。
扑克牌游戏的课程告一段落
但是孩子们对扑克牌游戏的热情仍然持续~
图片|郭玉明、曾思聪
编辑|郭玉明、曾思聪
初审|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宝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