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二/十/四/节/气
冬
Dong Zhi
至
节
气
冬至,又称“南至”、“冬节”、“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了让幼儿感受冬至、了解冬至的习俗,我园特开展“温情冬日快乐冬日”的节气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和体验冬至的节气文化。
知冬至
为了让幼儿充分地了解冬至,老师们准备了关于冬至的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了解冬至的由来与传统习俗。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冬至吗?
幼:“冬至就是冬天的日子。”
幼:“冬天真的很冷,我每天都戴着我毛茸茸的小熊帽子。”
幼:“冬至要吃汤圆和水饺。”
冬至的由来
“冬至到,春将至。过小年,迎新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通过绘本故事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冬至的由来和习俗,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冬至的知识。
冬至习俗
师:你们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吗?
幼:“爸爸妈妈说:冬至要吃汤圆。”
幼:“我的爸爸说吃饺子。”
幼:“要吃糯米饭。”
习俗一:北方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包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习俗二:南方吃汤圆
南方许多地区在冬至这天盛行吃汤圆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习俗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三侯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蚯蚓在寒冷的冬季,身体蜷缩成团,仿佛在为冬日的寒冷做准备。这一现象,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适应。
二候:麋角解。麋鹿在冬至前后,会自然脱落鹿角,为新一年的生长做好准备。这一现象,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更迭。
三候:水泉动。虽然冬至时节气温骤降,但山中的泉水却开始流动。这一现象,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力量。
食冬至
冬至这一节气在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美食,宝石娃们变成小美食家,探索冬至的美食。
包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让幼儿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包饺子的乐趣。
大的小的,扁的鼓的,虽然包的饺子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场面热闹非凡,吸引来了小三班的宝贝们围观。
包完后,中三班哥哥姐姐将饺子与小三班的弟弟妹妹进行了分享。
小三班宝贝们对包饺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在家里包起了饺子。
自己做的饺子真好吃
做汤圆
捏点面团放温热的手心间,顺时针把大一岁的期盼,都搓进一颗颗小汤圆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搓汤圆,用爱和陪伴共度“暖暖冬至”。
PA
红薯汤圆子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小小的汤圆子软糯Q弹,红薯香醇绵密,暖肚又驱寒。一碗下去,从头暖到脚,太舒服了。
烤红薯
开始降温,再来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吧。
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孤肾气、补脾肺虚寒,赤小豆祛湿气、养心脾,强健筋骨。赤豆糯米饭非常适合这个节气吃。小朋友们在冬至这一天也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煮赤豆饭吃,做好的赤豆糯米饭吃起来软软糯糯,赤豆和糯米双倍的甘香,细嚼有甜味儿。
PA
绘冬至
时光静谧无声,冬至冬至,幸福悄然而至。从冬至这一天开始,也意味着寒冷的天气开始,宝石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动手巧思,展现了对冬天的憧憬。
《画饺子》
冬至的表达方式五彩缤纷,有语言的表达,有肢体的表达,有画意的表达……小朋友用小手绘画出自己心中的水饺。
《五彩汤圆》
“北有水饺,南有汤圆。”孩子们用小手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五彩汤圆。
《画冬至》
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眼里的冬至都是什么样子的吧。
赞冬至
《冬至到》
冬已至,春不远。孩子们带着对冬至的憧憬与向往,用绵绵柔长的儿歌祝福大家冬至节平安、健康。
PA
《小至》
冬至日,一起读读诗圣杜甫的冬至诗。
PA
冬至的运动
冬至到,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冷呢?那就是运动,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发热,还能强身健体。来看看我们都玩了什么游戏吧。
《投壶》
投壶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传统游戏,充满才华技巧和竞争精神。一起加入大四班小朋友们的投壶游戏吧!
PA
《打瓦》
打瓦是一项深受幼儿喜爱的传统游戏之一,自娱性强,不限场地随处可玩,运动量大而又灵活多变,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本次冬至节气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冬至的来历,从中感受和体验了冬至节气的习俗,真切地感受到“冬至”的欢乐氛围。在传统文化习俗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节气规律,也留下了一份难忘的冬日快乐时光。
-END-
图文|小班组教师
编辑|冯莹梦 汪明军
初审|林婷婷
终审|欧阳新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