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课程—“蒜”你可爱
小二班
活动源起
二十四节气——大雪来临之际,石岩宝石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大雪”节气的教学活动,其中有一个习俗是泡“腊八蒜”,在泡大蒜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大蒜很好奇,由此小二班的孩子们围绕大蒜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认识大蒜
区域活动时,我在区域里放了一盘蒜,就有几个孩子围观过来了。孩子们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掰一掰来认识大蒜的颜色、形状等。
语汐:这有一个洋葱。
康睿:这不是洋葱。
子睦:这大蒜我家也有一大堆。
海云:我不喜欢吃这个。
寇杨:我也不喜欢。
浚乔:这里面是紫色的。
康睿:是中国买的吗?
智成:是超市买的。
梓轩:它里面像一个橘子一样。
欣雅:它模起来滑滑的,好舒服呀!
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对大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看到孩子们聊得那么开心,我提出一个问题:大蒜是长在土里的吗?孩子们听了我的问题,七嘴八舌的回答。最后,大家决定开展一次“种植大蒜”活动。
种植大蒜
老师在班级微信家长群发送信息,告诉家长们小二班孩子决定开展一次种植活动。得到小二班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积极参与,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带来大蒜和种植的瓶子,供幼儿种植。
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大蒜的种植方式。
选择种植方式
我们开展了一次选择统计活动,让幼儿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蒜的种植方式,也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积极表达的机会
老师:我们已知道了,无论选择了水种还是土种,大蒜都长得出来,小朋友们喜欢哪种方式种植呢?
语朵:土种,因为我妈妈说大蒜要土种。
佳睿:水种,因为我的大蒜是用水种的。
海云:土种,因为土种长得快。
竣乔:水,因为喝饱了水就不会干死。
馨然:土,大蒜会长大。
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花盆,有瓶子、盒子、杯子、小碗、盆子、玻璃水杯、牛奶盒、小水桶等。
拿着大家带来的大蒜,我们的种植之旅马上开始。孩子们根据自己选择的大蒜种植方式,分成两组。
选择土种
问题:我们没有土怎么办?
孩子们:我们去外面挖土吧!
于是拿着铲子和桶就去外面花坛里挖土了
梓轩:先准备工具,挖个洞。
寇杨:把剥好的大蒜放进洞里,填满土。
选择水养
XIAOMAN
老师:你们知道怎么用水种大蒜吗?
连诚:大蒜种子小小的。
铭杨:先剥好大蒜,放进装有水的盒子里,再放入大蒜。
立昕:先放入大蒜,再倒水进去。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方式种植。
小结
在种大蒜的活动中,孩子们初步了解大蒜的种植方式,体会了探究和实践的快乐,也逐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大蒜之旅
做一做
大蒜种下之后,孩子们为种植区制作标识牌。
看一看
孩子们定期为大蒜浇水、换水,观察大蒜的生长情况。
一个星期过去了,大蒜宝宝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发芽了,有的还没有动静。
谈一谈
在孩子的细心照料中,蒜苗有的长得很快,有的却没有发芽,孩子们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大蒜不长呢
最终得出结果:在种植过程中,影响大蒜生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了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等几个方面。需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大蒜才能更好的生长。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蒜的生长情况,老师和孩子们制作了大蒜观察记录表,让孩子更好的记录大蒜的生长过程
画一画
蒜苗生长速度快,每隔几天都长不一样,小朋友也将这个情况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小朋友们每天细心地给花盆换水、浇水。一盆盆蒜苗高高地冒出了……
我们的家长也非常关心大蒜。家长助教来园时,看见生长茂密、勃勃生机的蒜苗,在群里和其他家长分享,家长们都很想打这些蒜苗的主意。
比一比
不同的种植方式,不同大小的大蒜,生长出的蒜苗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长了2厘米,有的长了10厘米,甚至更高。为了比一比谁的蒜苗长得高,孩子们拿出了尺子进行测量。
立昕:我的大蒜宝宝怎么还没有发芽呀!
梓豪:我的长高了。
寇杨:我的蒜苗最高。
子睦:我的也是,我们给它浇点水吧!
子轩:我的长了7cm了。
佳睿:哇!我的长了11cm。
昊轩:我的长了2cm.
云婧:刘佳睿的蒜苗最高。
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有小朋友问,为什么种下去的是蒜头,长出来的是蒜苗?
于是我们拔出自己种的一颗蒜,让孩子能够直观的看到大蒜的结构。
种下去的蒜头是种子,种子向下生根,吸收营养;向上长出绿色的是蒜苗,蒜苗包括茎和叶两部分。
蒜的全身都是宝,除了根,其他的部位都可以食用呢。
活动小结
在种植大蒜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很多。测量蒜苗的方式,让孩子能感知和区分物体高矮的特征,并能用相对应的词表示。对蒜苗进行仔细观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蒜的结构。看到长得这么好的蒜苗,孩子也获得了成就感。
蒜食美味
收获篇
经过了21天,小蒜苗终于长高了,到了收获的日子!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小朋友们拿起剪刀,轻轻地把蒜苗剪下来。
美食制作篇
收割后,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蒜苗了。
老师:我们要怎么吃这些蒜苗呢?
然然:我喜欢吃蒜苗!
语汐:我妈妈炒菜会放油和盐。
语朵:炒菜要先洗,再切一切,再放锅里,要放油,放盐就可以了。
欣雅:我喜欢吃蒜苗。
立昕:要有锅和铲子。
最终小二班决定做一盘”蒜苗炒腊肉“!
那我们先从洗蒜苗开始吧~
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老师开始制作美味的”蒜苗炒腊肉“了~
好香啊!看的我们都要流口水了
家长们也都纷纷表示想来幼儿园”蹭饭“
经过了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美食终于做好了,能够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蒜苗美食——蒜苗炒腊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小二班的种植活动,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孩子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的知识和经验。
《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试验等方式,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次种植活动过程中,小朋友通过亲身参与,熟悉大蒜的外观和生长特性,在与自然的连接和接触中,丰富自然知识。同时尝试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激发了儿童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不断实践。让幼儿们进行跟踪观察记录,直观的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提出问题。一次小小的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及动手能力,激发了孩子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让课程真正“活”起来!
我们和“大蒜宝宝”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分享。
END
以文化人 启智养性
图文|小二班教师
编辑|何小迈
审核|林婷婷
终审|钟燕丽
扫码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