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锵锵去哪了呢?,我们在班级里组织孩子们讨论,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大家认为锵锵离家出走原因有3点:
恰逢这时,我们班家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鸟笼,新鸟笼的出现,让孩子们感到开心、兴奋、好奇。
大家都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有些孩子迫不及待想让叮叮咚咚住进去,但有些孩子有些担心,新鸟笼叮叮咚咚是否喜欢,而且孩子们发现只有一个窝,是不够两只鸟休息,所以,在大家的讨论中,孩子们决定先给这个新家“装修”一番,再让叮叮咚咚搬进来。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让幼儿自主设计小鸟的新家,鼓励孩子们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小鸟新家的想法。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我们以开放性的提问,根据孩子们的想法,我们一起讨论总结出,新家需要增添7个东西。
鸟窝的种类
经过交流讨论,孩子们最终选择了干草来制作,于是寻找身边的材料,进行收集。收集好材料后,该怎么来制作、干草该怎么固定呢?孩子们想到了3个方法:
1
清水组
用清水把干草黏住。
2
胶带组
使用胶带把干草粘住。
3
绳子组
用绳子把干草绑紧。
孩子们的这3种方法最终都没成功,在活动的回顾分享中,孩子们总结出了以下3个原因:
上面的三种方法,都没有成功,有孩子想到在识鸟窝活动中,还有另一种”泥土+干草“制作的鸟窝,提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来制作。
找
于是我们就继续在幼儿园寻找泥土材料,孩子们分工合作,有负责挖泥土的,有负责装泥土的,很快我们就找到了满满一筐泥土。
做
孩子们开始制作鸟窝,有些把干草放在下面,泥土糊在干草上面,有些则是反过来,就这样很快一个个小鸟窝的就诞生了,孩子们满怀期待的把鸟窝放在太阳底下晾干。
可是,当我们准备把晾干的鸟窝,拿起来的时候,发现有些鸟窝底下的干草没粘住,掉了出来,大家看到这样,都露出了难过的表情,哎呀该怎么办?
为了让鸟窝变得牢固,孩子们在鸟窝底部和周边,糊上一层泥土,这样就会让干草粘住不会掉下来。就这样鸟窝2.0版诞生了。
当2.0版晾干后,彬彬小朋友提出,2.0版不能使用,因为上面有尖尖的东西,会让小鸟受伤,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在经过大家的交流探讨,认为需要给鸟窝铺上一层“垫子”,就像他们午睡时用的垫子一样,这样就不会有尖尖的东西了。最终鸟窝2.0版Plus版完成了。
在玩具、家具类的制作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兴趣和想法,分组继续完成。
音响的制作引起了孩子们的讨论,有说用黏土制作即可,但孩子们觉得没有电,不会发出声音,但是如果装上电线会危险,后来说直接去商店买一个或者从家里带过来,最后彬彬小朋友说,我们可以自己唱歌给小鸟们听,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支持,并约定在锵锵回来的那一天唱。
回家啦
我们的锵锵历经艰辛终于回来了,孩子们都在欢呼雀跃,他们也兑现了承诺,一起唱歌庆祝锵锵回家。
于是,每天餐后或者中午散步的时间,孩子们都会时不时的过来给小鸟们唱歌、跳舞、聊天。
突然有一天,有孩子问我“老师,小鸟有耳朵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怎么样知道小鸟有没有耳朵,能不能听到我们说话呢?
追随孩子们的热点,我们开始了实验,在实验中,小朋友发现当我们在讲话、唱歌的时候,小鸟也会“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回应什么;当小朋友们安安静静,如午睡的时候,小鸟也会安安静静地呆在在鸟笼里,不飞也不叫。通过实验结果,大家认为小鸟是有耳朵的,因为叮叮咚咚锵锵听到声音会叫!
新家装修好了,锵锵也回来了,我们开始计划给小鸟们举办一个乔迁宴,乔迁宴需要准备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