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环境创设中呈现教育理念与目标,是幼儿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过:“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将教育理念与目标融入环境创设中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以儿童为中心,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环境创设也应体现这一点。比如,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强调“环境是儿童自我发展的媒介”,因此环境要能“说话”,要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具体怎么做呢?
- 展示幼儿的作品:墙面、展示区可以展示孩子们的手工、绘画等作品,体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一理念。
- 设置互动角:比如“心情角”,让孩子们用表情卡片表达情绪,帮助幼儿学会情绪管理,体现“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
2. 融入多元文化,培养全球视野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幼儿的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提出:“幼儿园的环境应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缩影。”例如:
- 文化角:在教室中设置“世界文化角”,摆放不同国家的服饰、乐器、书籍等,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体验,了解多元文化。
- 节日活动:结合不同国家的节日(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印度的排灯节等),创设相关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3. 自然与生态的结合,培养环保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创设也应体现这一点。比如,华德福教育理念特别注重自然材料的使用和自然环境的融入。可以这样做:
- 自然角:在教室中设置“自然角”,摆放植物、石头、贝壳等自然物品,让孩子们观察、触摸,培养对自然的兴趣。
- 环保主题墙:设计以“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墙面装饰,用生动有趣的图画和标语,潜移默化地传递环保理念。
4. 游戏化学习,激发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核心。”因此,环境创设要体现“玩中学”的理念:
- 角色扮演区:设置“小医院”“小超市”等角色扮演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和合作能力。
- 建构区:提供积木、拼图等开放性材料,鼓励孩子们自由搭建,培养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5. 个性化与包容性,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教育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环境创设也应体现这一点。美国幼教专家丽莲·凯兹(Lilian Katz)提出:“环境应支持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可以这样做:
- 个性化展示区:为每个孩子设置一个“个人展示区”,展示他们的作品、照片和成长记录,体现对个体差异的尊重。
- 包容性设计:考虑到不同能力的孩子,比如为行动不便的孩子设置无障碍通道,为视觉障碍的孩子提供触觉提示等。
6. 家园共育,体现教育目标的延伸
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任务,还需要家庭的参与。著名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强调:“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环境创设中可以:
- 家园互动墙:设置“家园互动墙”,展示家长和孩子的共同作品,或家长的教育心得,促进家园沟通。
- 亲子阅读角:在教室中设置“亲子阅读角”,提供适合亲子共读的绘本,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
总结
在教育环境创设中呈现教育理念与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以儿童为中心,创设能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环境。
- 融入多元文化,培养幼儿的全球视野。
- 结合自然与生态,传递环保理念。
- 游戏化学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 个性化与包容性,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 家园共育,延伸教育目标。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环境真正成为“第三位老师”,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与良好品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