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中国茶
-大一班-
游戏背景
1
游戏缘起
开学第一天,孩子们走上三楼,孩子们发现门口的区域与往日不同,路过门口满是茶叶的区域,便被那一罐罐的茶“迷”住了,于是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这不是茶叶吗?我们教室外面现在要卖茶叶了吗?”
“这些罐子里的茶颜色不一样,他们都是什么茶呀?”
“这个绿色的我家里有,是龙井茶。”
“为什么绿色的茶不叫绿茶呢?”
“拜托,茶叶就是有很多名字的好不好,又不是什么颜色就叫什么茶!”
……
在每天路过班级时,总能听到孩子们对于茶叶的讨论,看到孩子们忍不住用手触摸,可以想象,在这个区域,孩子们一定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2
前期经验——与幼儿对话
观察儿童,从聆听他们的声音开始。在茶馆开业之初,为了赋予儿童更多的自主权,我们在晨间谈话中展开了茶馆大讨论,帮助孩子们了解茶文化。
游戏内容与过程实录
1
茶馆初探:抉择迷雾中的游戏启航
片段一:《卖茶》
小宝拿起一个茶壶,东看看西瞧瞧:“这是什么呀?怎么有这么多的茶壶!”
安迪:“怎么有这么多的茶叶啊,我都不认识怎么办?”
朵朵:“我也不认识呀,一会有人来买茶叶的话我怎么卖呢?”
小宝:“这边这么多的,要不要给他们泡茶呀?”……
讨论无果之后,朵朵和小宝决定先把奶茶杯拿上,假装里面有茶,到处进行推销售卖。在叫卖过程中,有部分幼儿被吸引,但因推销员介绍不清茶的名称,潜在顾客也流失了。朵朵和小宝推销了很久,还是没有把茶卖出去,两人嘀咕了一会,决定换区域玩游戏。
片段二:《泡茶》
陶陶和安迪一起在卖茶叶区域研究茶叶、茶具。陶陶拿出茶叶闻一闻,“这茶叶怎么是臭的?”
安迪:“不是的,泡好之后就是香的,我爷爷泡的时候我喝过的。”
陶陶:“那我去拿水泡一下吧!”
说完,陶陶往桶里加进了许多的橘子皮、玫瑰花、桂圆干等,陶陶拿起奶茶杯,到教室接了一杯又一杯的水倒进了奶茶桶里。
片段三:《客人的“抱怨”》
几个孩子围坐成一圈,星菡兴奋地提议:“我们来喝茶吧!”然而,对于谁来扮演服务员,谁来扮演客人,孩子们显得有些困惑。
经过一番讨论,昕桐决定担任服务员的角色,而其他孩子则扮演客人。服务员开始为客人倒茶,但昕桐对于倒多少茶量感到迷茫,有的茶杯几乎要溢出,而有的则仅有一点点。
客人诗桐抱怨道:“太少了,我还想要!”服务员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到了结账环节,当客人询问价格时,服务员随意报了一个数字,这引起了客人的质疑。诗桐:“你们的价格也太贵了吧,我都没有这么多钱。”服务员听到客人说没钱,立马就说:“那你给我一块钱吧!”诗桐高兴地给了一块钱后,转头就去跟别的小朋友说“茶馆那边的服务员可好了,你跟他们说没钱他就只要一块钱了。”
我们的问题
01
茶馆游戏需要什么?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小小心得,提出了各种有趣的建议。
“我记得我去过的茶馆,都有好多舒服的桌子和椅子,我们可以坐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对,对,我还见过有些茶馆外面有小帐篷呢,我们可以坐在那里吃东西,享受阳光。”
“还有哦,还要有个地方可以付钱,就像真正的茶馆一样。”
“我去过一个很特别的茶馆,是坐在地上的,还有圆圆的枕头可以靠着,好舒服哦!”
孩子们把这些宝贵的想法都画进了思维导图里,每一笔都充满了他们对茶馆的憧憬和期待。
接着,孩子们又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互相分享着各自的想法,把相同的意见和不同的看法都整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像烟花一样绽放,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关于茶馆里要做的事情,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茶馆里肯定要有服务员,帮我们倒茶。”
“我觉得只要有个泡茶的人就够了,我们可以自己倒茶。”
“如果有很多顾客的时候,就来不及了,还没有人送茶。”
“是啊,而且喝完的茶杯也要有小朋友去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把茶馆里要做的事情都列了出来,包括点单、泡茶、送茶、擦桌子、洗杯子等等。还有一些小朋友更细心,他们还考虑了每个人员要负责的事情,以及需要多少人来完成这些任务。
More
02
如何定价?
价钱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
星菡:“莫昕桐你定的价格好贵呀!”
诗桐:“我都没有你说的那个钱币。”
宣萱:“我看到超市什么的都贴好价格的。”
安迪:“是呀,没贴价格我都不知道多少钱。”
昕桐:“要不我们来设计菜单,把茶和点心的价格写到菜单上,客人就知道多少钱了。”
基于孩子们的讨论,大家一直认为菜单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于是立刻开始设计菜单与价格。
王奕霓
陈语非
范语睿
陈星菡
李懋
谢海洋
梅思甜
徐奕辰
最终,我们根据价格定制是否合理以及是否美观,投票选出了语非制作的菜单作为我们最终的定价单。
03
茶叶?茶具?泡茶?
小小的茶叶,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于是,我们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对茶叶展开了一次大调查……
同时,我们开展了关于“中国茶”的主题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茶的起源、感知精湛的制茶技艺、泡茶、品茶,进一步感受了茶文化。
看着孩子们这么认真地思考和讨论,真是让人感到欣慰和骄傲。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茶馆游戏了,不知道孩子们会在其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教师思考
孩子们对茶馆区域游戏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探索和模仿。在游戏开始时,由于对规则和角色不太熟悉,出现了一些混乱和迷茫。幼儿对游戏的基本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规则,如倒茶的量、价格的设定等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学习。在出现价格问题时,孩子们能够积极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当孩子们提出可以制作菜单与价格时,我们积极地去支持幼儿,投放一些价格标签、菜单本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地设定价格和进行交易。
2
茶馆沉浸:策略交织下的深度探索
01
投诉风云
“茶艺博览会”又开张啦!星菡与诗桐负责泡茶服务。两人虽满腔热情,却在泡茶细节上遭遇了挑战。
游戏开始不久,客人陆续入座。星菡小心翼翼地端来了热水,诗桐则忙着挑选茶叶,准备泡茶。当沸水腾起,两人迅速将茶叶投入壶中,静待茶香四溢。然而,就在倒茶给客人时,问题浮现——茶叶未经细致过滤,细小的茶叶碎片随着茶水一同滑入杯中。
第一位客人轻啜一口,眉头紧锁,随即向两人反映茶水中有杂质。星菡与诗桐面面相觑,心中一阵慌乱。她们连忙道歉,并迅速重新泡制一壶,这次特别注意了茶叶的过滤。但客人间的议论已悄然四起,对茶馆的服务质量产生了质疑。
对于本次游戏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也同样进行了讨论。
1
怎么泡茶?
2
茶叶怎么过滤?
而有了前期的游戏经验,茶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小营业员”熟练地把茶叶放进茶壶中,加入热水等待茶叶泡开,将茶叶完全过滤后,接着把茶叶水倒入杯子,再递给客人,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投诉”事件。
教师思考
此次游戏事件发生后,孩子们能够总结经验,并在后续游戏中避免了此类事情的发生。这充分说明了孩子们具有自我反思和学习的能力,也验证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利用游戏这一载体,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学会成长。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细致入微的态度以及自我反思和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2
茶馆好无聊?
几位小客人围坐在桌旁,品尝着“茶水”,但没过多久,其中一位小客人就显得有些无聊,他皱着眉头对服务员甜甜说:“这里除了喝茶,就没有别的好玩的了吗?好无聊啊。”服务员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站在原地愣住了。这时,海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思考了片刻后说:“我们可以把益智区的棋类游戏搬到茶馆来玩啊,这样就有趣多了。”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几个小朋友迅速跑到益智区,拿来了围棋、五子棋等。回到茶馆后,孩子们立刻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他们一边下棋,一边继续交流着,茶馆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客人开心地说:“这下有趣多了,下棋真好玩!”
1
设计娱乐项目
“小朋友们,今天茶馆区域的客人好像有点无聊呀,小服务员们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老师,我们从益智区拿了棋来玩!”
“老师我觉得要在茶馆放一些娱乐项目。”
“那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我们可以在茶馆里准备一些小故事书,让客人一边喝茶一边看书。”
“我们可以弄一些简单的棋盘游戏,比如五子棋、跳棋。”
……
基于讨论,孩子对于茶馆的娱乐项目有很多想法,孩子们也将自己的想法画了下来:
Part.
昕桐:在茶馆无聊的时候可以下棋呀。
星菡:可以玩魔尺呀。
Part.
宣萱:可以一边喝茶一边看书,好舒服呀!
范范:可以帮其他小朋友做茶点。
2
我们的实施
教师思考
在游戏中,孩子们敏锐地察觉到客人在等待时感到无聊,缺少娱乐项目,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根据《指南》中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要求,大班幼儿能想办法可以去益智区拿棋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在游戏分享中,孩子们主动关注他人的需求,并提出设计娱乐项目,这反映了他们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以这一契机,在鼓励幼儿深入讨论娱乐项目的具体内容,如可以是简单的桌面游戏、故事分享等。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组织和实施这些娱乐项目,培养他们的计划能力和执行能力。
3
茶馆精研:技艺精进与智慧碰撞的旅程
01
小小外卖员
在一次送茶的环节中,孩子们决定加一个“外卖员”的角色游戏。他们热切地讨论着外卖单上的各种细节,从姓名、班级到温度、甜度,每个孩子都积极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然而,当孩子们开始配送茶饮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直接拿着杯子送,茶水总是会洒出来。这可怎么办呢?
经过讨论,我们想出了这些办法……
在盘子里垫毛巾
外卖杯垫
盖上杯盖
用袋子装好
孩子们都觉得用奶茶托的这个主意不错,他们也都回家收集了杯子底座等。
02
五星好评
在这次游戏中,昊阳担任了“外卖员”的角色,他把外卖送到了靖航的手里。昊阳:“请你给我一个五星好评哦!”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新思考。他们想到了平时点外卖时都会有五星好评,那么我们的茶馆游戏是不是也需要有呢?
于是,孩子们开始讨论起茶馆的五星评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茶的味道好不好很重要。”
“服务员的态度也要好,要有礼貌。”
“我们做的茶够不够甜,外卖的速度快不快,这些都要考虑。”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一致认为,好评单上需要包括茶品质量、服务态度、配送体验以及推荐意愿这四个内容,这些好评不仅是对茶馆服务的肯定,也是吸引更多顾客的重要因素。
“老师,我们来设计一张好评单吧!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画和话,让其他来茶馆玩游戏的小朋友们把对茶馆游戏的喜欢或者建议表达出来。”
在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张张充满童趣和创意的好评单诞生了。服务员们在游戏中通过好评单“约束”自己的行为,茶馆游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在经过一次次的对话-反思-再对话后,孩子们对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主动生成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思维的逐层递进,新旧经验的相互调和,推动了幼儿的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成长。
活动特点及价值所在
1
启发多元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在茶馆游戏的奇妙世界里,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玩乐中激发了多元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中,孩子们会面临各种真实情境和挑战。例如,价格不合理、不会泡茶、客人觉得很无聊,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尝试自主解决。这种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多元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茶馆游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乐趣和创意的玩耍空间,更是一个锻炼他们多元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在玩乐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2
支持自主探究,丰富游戏经验
在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去探索茶文化的奥秘,了解茶叶的种类、泡茶的方法、茶具的使用等。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不断丰富自己的游戏经验。
比如,在泡茶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冲泡时间和水量,才能泡出美味的茶。他们会主动尝试和调整,探索最佳的泡茶方法。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同时,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分享中,能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3
持续性地支持,优化材料调整
在游戏中,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需要增加一些特色茶具、稀有茶叶和制作茶点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欲望。
我们还鼓励幼儿自己收集和制作游戏材料,如用橘子皮、柚子皮晒干做茶叶、用彩泥制作茶点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爱护游戏材料。通过不断优化材料的调整,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
4
捕捉教育契机,深入幼儿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深入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有价值的行为或问题时,教师及时介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
比如,当幼儿在讨论如何设计娱乐项目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娱乐方式,如桌面游戏、绘本阅读、举办品茶活动等,并帮助他们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捕捉这些教育契机,教师能够将游戏活动与教育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发展。
– The End –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新动态哦
版权声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编辑:冯芸芸
一审:沈璐璐
二审:韩佳乐
三审:王春华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