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指尖的秘密
——指纹
——大五班课程故事
课程缘起
在一次手指游戏之后,几个小朋友凑在了一起,讨论手指上的秘密。豆豆对我说:“老师、老师,快来看,我发现我的手指上面有一圈圈图案,可是我们手心手背却什么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指纹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在这小小的纹路里也隐藏着大大的奥秘。那么指纹究竟是什么?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大五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关于指纹的奇妙探索之旅。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好奇好问,喜欢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在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在幼儿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无意中发现手指上的指纹,教师应该抓住本次教育契机,给孩子留出更多自由探索空间,让幼儿体验和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
课程目标预设
思维导图
课程实施
(一)
指纹探密记——初识指纹
小蒋
我的每个手指都是有指纹的,好有趣!
我手指的指纹是一圈一圈的。
袁哲
云博
我的指纹不是圆的?
我早知道了,我大拇指上有个圆的,其他四根手头都不是圆的?
乐逸
欣芮
我发现我的五个手指的指纹很像,难道它们是哥哥和妹妹吗?
显然,孩子们对于指纹并不是十分地了解,为增加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老师鼓励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手指指腹上寻找着指纹,他们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并相互探讨着指纹的特征。
仔细观察了自己和同伴的指纹后,孩子们提出那每个人人都有指纹吗?这些指纹叫什么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通过指纹的秘密调查表,让孩子们了解指纹,知道了许多关于指纹的知识,让孩子对指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亲子调查
在探讨指纹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特别的指纹》这一科学活动,老师带领孩子认识了各种指纹的纹路及名称,让孩子认识了指纹的纹路有三种基本形状——斗型纹、弓型纹和箕型纹还有其他特殊的类型。
斗形纹
箕形纹
弓型纹
当孩子们对指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老师们顺着孩子的这一兴趣点,通过各种方式,如下发亲子调查表、科学活动等,搜集了大量的指纹相关资料,然帮助幼儿理解的形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指纹,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二)
指纹探密记——揭秘指纹
孩子们在探索中进一步认识到,虽然指纹的类型一样,但是每个人的指纹纹路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互相讨论着关于指纹类型的区别。
晓雪:斗型纹就像一个龙卷风的形状。
露露:我觉得箕型纹像蜗牛背上的壳,一圈一圈的。它也像我们吃的棒棒糖。
芸汐:弓型纹一条一条的,好像我们画的线条。
斗型纹就像一个龙卷风的形状。
国际奥委会全会决定把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从1994年起分开。
弓型纹一条一条的,好像我们画的线条。
了解了指纹的基本类型后,有孩子提议班级中同伴的指纹是什么类型?于是我们还对班级所有小朋友的手指纹是什么形状进行了一个统计。
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统计等方法,来探索指纹的奥秘,孩子们发现指纹有很多种类、很多种形状,不同的指纹类型会出现在不同的手指上,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指纹到底在哪里呢?孩子们在教室里寻找起了指纹的身影。
柏旭:“饮水机上也会有我们的指纹。”
雨彤:“咦,水杯上也有啊。”
锋锋:“厕所的镜子上也有指纹呢。”
皓皓:“窗户上也有我的指纹!”
水杯上有指纹
镜子上也有指纹
饮水机上有指纹
窗户上也有指纹
玻璃上有、水杯上有、钢琴上有、镜子上也有……到处都有我们留下的指纹。
随着活动的深入展开,孩子又有了新的问题,怎么收集才能留下更清晰的指纹?
提出猜想
孩子们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收集方法……
提出猜想
孩子们找出了认为可以印出指纹的材料,分别是:透明胶带、印泥、漂浮笔、彩色笔、黏土、颜料、玻璃杯、镜子、手机拍照打印手指照片,并且决定逐一进行验证。
经过一系列的验证探索,孩子们发现印泥、彩笔、黏土、颜料等都会留下我们的指纹,透明胶的指纹比较清晰,可是不容易保存,容易互相黏住。大家一致认为用印泥印出的指纹最简单方便,还清晰。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明显的一枚指纹,小朋友们打算借助超轻粘土制作指纹模型,他们在美工区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孩子们先将超轻黏土搓成长长的细条,再用铅笔简单规划指纹模型的框架,最后将搓成长条的轻黏土黏在卡纸上摆出斗型指纹的特征,一枚大大的清晰的指纹模型就做好了。
SUMMER
这通过指纹模型制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对指纹这一生物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探索指纹的奥秘,比如学习指纹的识别方法,或者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指纹模型,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三)
指纹妙用记
通过前期的发现和调查,孩子们了解到了指纹的一些秘密,可是,指纹有什么用处呢?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指纹都被运用在哪些地方呢?
可欣:小朋友,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指纹都被运用在哪些地方呢?
桐桐:买东西的时候指纹可以打开手机付钱。
糖糖:我家的门需要指纹解锁,指纹一按门就开了。
柯鑫:我妈妈上班就是用手指指纹打卡的。
通过生活经验的连接,小朋友知道了指纹的用处,如果手指上没有指纹,会怎么样呢?
周毅:没有指纹手指会滑溜溜的。
醒醒:滑溜溜的手指去拿东西,能拿住吗?
我们发给小朋友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猜想:如果没有指纹拿东西会怎么样?
大部分小朋友说不能,也有个别小朋友说能,那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小朋友手擦上很多肥皂,搓一搓,手指、手指都变得滑溜溜的。
Part
01
小结:手指没有了指纹,就没有了摩擦力,所以拿不住弹珠。
通过语言活动《名画失窃案》活动,孩子们知道指纹独一无二的特性可以帮助警察抓坏人,破案哦。
幼儿通过不断探索,了解到指纹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总结出了许多指纹的作用。指纹的探索活动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体验。
(四)
指纹保护记
指纹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那我们该如何保护指纹呢?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勤洗手!
给手戴上手套!
在手上抹护手霜!
不碰尖的东西!
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我们的小手就会变得更干净,指纹也就更清晰。
幼儿在思考这样保护指纹过程中,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了解到了许多保护指纹的方法,也知道了指纹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标志,它是特别重要的存在,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指纹。
(五)
指纹创想记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指纹的认识,我们进行了“指纹画”创作活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颜料和画纸,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用指纹创作出各种图案。
小朋友们开始跃跃欲试想要来创作属于自己的指纹画啦!手中握住“魔法棒”变出可爱的小蜜蜂、美丽的孔雀、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的手指真的很能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我特别喜欢我的指纹,长大后我想设计很多关于指纹的发明,来帮助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快来看看我的设计吧!
每个幼儿心中都孕育着美的种子,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创造充分的条件和机会,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他们不仅想到了用指纹进行绘画,还萌生了关于指纹发明的创意,这些想法源自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在体验了指纹带来的便利之后,他们的发明创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收获与反思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使用了观察、探索、讨论等学习方法。孩子基于前期经验提出猜想,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展开探索。不难发现,在孩子引领下的课程学习中,孩子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而非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基于实际、直接的经验生成,而非理论的、单纯的知识,也并非依目标而预设的。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孩子走向了深度学习而非停留在浅表。
通过“指纹探秘”这一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指纹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观察、游戏和分享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品质得到了提升,五大领域的能力也得到了均衡发展。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增强,专注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科学探究和艺术创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捕捉孩子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并以此为基点,引发孩子深入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合作交流,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当孩子发现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猜想答案,探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孩子反思经验、分享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发挥创想去实践,大胆分享自己的成果,让他们敢说、愿意说、喜欢说。
END
编辑:施佳囡、张伊婷
一审:冯芸芸
二审:韩佳乐
三审:王春华
温馨提示
童生 童长 童美 童好
感谢关注“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随时可看我们新动态哦
版权声明
本账号所发布照片、视频均属于幼儿园原创
版权归属萧山区南阳第三幼儿园
转载需授权,侵权必究,谢谢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