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画艺术与自然美育
——大五班游戏故事
南阳三幼是一所以“慧美”为特色的幼儿园,每一层楼都有一个特色走廊,我们所在三楼(大班)的就是——沙画走廊。于是,有关于沙画的游戏就此展开。
【前期经验】大班之前,孩子们只接触过一楼沙水池的户外游戏,感受过沙子的流动性,知道沙子是一种颗粒很小的东西,清楚玩沙时不能高扬,玩沙的手不能随意揉眼睛。
【游戏材料】沙箱、纸笔、沙画专用沙
【关键词】文化浸润、沙画技巧、美感
案例一:会玩→沙画技巧
1.寻找资料,了解沙画背景。
大班的特色走廊是沙画走廊,于是在开始游戏前,我们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资料对沙画有了初步的了解。
沙画起源于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瓦鲁阿图。他们国家认为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愿望画在沙滩上,由海浪把它带到大海里面去,那么海神就知道了他们的祈求,所以那个时候沙画是用来做祭祀和冥想的。2003年,他们用沙画申请了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匈牙利有一位艺术家——库科,他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好,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但是沙滩上的画太大,于是他就用一个小箱子装,把这个沙画缩小,放到了这个箱子上面。过程中,他发现这个东西可以随时变化,可以用来做动画。于是他就用了这样的一个小沙画台,用沙子在上面进行绘画。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展现更好的效果,于是他就用投影设备,可以更仔细,更放大。所以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的沙画台、沙画箱,有灯光用沙子进行绘画。
了解沙箱作画的历史以及沙箱作画区
2.实践游戏,尝试沙画操作。
了解了沙画的起源之后,我们便在自主游戏时间开始了沙画游戏,刚开始,小朋友们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新东西充满了好奇,一上手就开始玩了起来,但是在第一次游戏之后,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不是很会玩沙箱,于是,我们寻找了各种沙画技巧,如:铺沙、走沙、拨沙、弹沙、抹沙等。
沙画技巧
3.多源学习,掌握沙画技巧
在后续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学习了很多沙画的技巧,但是还是有很大部分的小朋友不太会,这时候,有小朋友发现然然小朋友她已经学会了各种技巧,于是有孩子提出,能不能请老师将然然的操作过程拍成一个教学视频供他们学习。
还有细心的小朋友发现,在沙画走廊的墙壁上,挂有很多沙画技巧的图片,可以看着图谱进行学习。
教师反思
普通的一捧沙,在奇幻的灯光下,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视觉效果,它变化无常又易被掌握,多变的形态和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操作中的创造性。而同伴的相互学习有利于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策略提升,孩子们之间的榜样学习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起到和老师教育不同的效果。
案例二:巧玩→融合设计
1.发现问题,共商解决办法。
一次次游戏下来,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有一次游戏结束后,进入游戏评价环节,小朋友们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说说自己的游戏发现问题,他们发现在沙箱游戏中,很多小朋友的作品就是房子、花草这些常见的东西,画面比较单一,于是,我们进行了师幼讨论,然然说:“可以把我们平时看见的东西全部都画进去呀!”嘉怡说:“我们可以让老师教我们。”诺诺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在电脑上找一些图片和视频看看,这样我们跟着学就好了。”
2.图视借鉴,丰富图像储备。
最后孩子们决定向老师提出帮助,他们说:“老师,可不可以给我们看一些关于沙画的图片和视频,这样我们脑子里就有很多可以画的东西了。”于是,我们借助图片和视频了解了沙画的各种各样的画面。再次游戏的时候,每个人呈现的画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师反思
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懒人”,放开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要让孩子具有发想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则要以欣赏、认同的眼光看待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孩子为主导,这样的问题在孩子游戏中才是真问题、真解决。
组合沙画也考验了孩子们对沙画作品的计划性和整体性的考虑,将技能如同材料融会贯通,呈现更丰富,更精细,更有情景的作品表达。
案例三:趣玩→乐享兴趣
1.新增彩沙,探索色彩沙画
在孩子们已经基本熟悉了沙画的操作流程和技巧了之后,我们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在沙箱区的其中一个箱子里投入了彩色的沙子,当孩子们进入区域后,看到平时玩的区域出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很是新奇,他们开始合作探索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这彩色的沙子可以怎么玩,最后,他们将彩色的沙子按照画面相对应的颜色进行填充,一副彩色的沙画作品就完成啦。
2.结合配件,投入故事情景。
学期已经过半,沙画走廊的材料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已经玩的得心应手,我们又将树木、房子等一些小插件投入区域中,这样孩子们的作品渐渐地从平面走向立体,故事也越来越丰富,一些孩子每次都会先创设好一个情景,然后利用插件完整的编出一个故事。
3.巧用光影,尝试明暗效果
通过对沙箱的多次探索,小朋友们都已经知道沙箱作品完成后的最后一步就是将沙箱的灯点亮,有一次孩子们在游戏中问我:“陆老师,这个灯有什么作用啊?”于是追随着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研究。
后来通过网络资源、图片的方式,我们了解了沙箱里面的灯不仅对沙画的作品起到美化作用,还可以利用沙箱灯让整个画面有明暗的效果,在后期,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也在自己慢慢摸索。
教师反思
沙画是一门动态的综合艺术,集绘画、音乐、文学、表演于一体,在培养绘画艺术的同时提神综合素质,动态的沙画艺术不仅能随意变换,还能叙述孩子们心中的故事。不同的新事物在孩子们心中又是一百种不同的玩法。在游戏中,教师要不断填充、更新新的材料,让孩子的兴趣持续提升。同时,我们在技巧上又做了更深的探究,尝试通过改变背景光影的透视程度来展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实现更多的艺术美。
一、了解沙画历史,感受文化传递精神
沙画的历史十分久远,也包括了各个国家对此不同的研究发展。但追本溯源后发现,它会被创造出来只是简单的因为一种表达,一种期望,一种念想。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玩转沙画,可以为他们的艺术表达增加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萌发孩子们喜爱这项活动的精神源泉之一。
二、掌握沙画技巧,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在沙画中有很多由“粗”到“细”的操作技巧,例如拨沙、撒沙,再到捏沙、点沙,它们分别利用到了孩子们手臂、关节、手腕、手掌乃至手指的活动。
三、探索游戏品质,培养美育创新理念
沙画是一种不同于寻常图画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总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发展点,新的儿童思维。
沙画作品既有平面效果,又讲究立体技巧,孩子们从设计到操作都要有立体空间意识,这就很考验他们的探索、思考能力了,基于大班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点,爱问、好学,有意行为增多,我们不断发现着沙画的秘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在创作沙画时的耐心和专注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在遇到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也会积极的寻找,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每一次游戏中和游戏后的环境整理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规则意识。实现了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提高人文追求,启发浅层艺术美感
结合沙子的特性,浅尝“留不住的作品”之美。美育有很多很多种,但目标中总是有一条“培养美感”,引导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各种潜藏在生活中的美,这就是艺术存在的意义之一。孩子们说:“沙画很难,每次画好都很有成就感。”这些艺术成长中的实践活动,他们用着最朴素的“漂亮、美丽、好看”来形容这样独特的沙画,语词苍白但体验丰满。看来,对沙画作品的评价将成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走向。
主编:陆康丽、范莎莎
审核:高灵珠
总审核:韩佳乐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