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沙趣·
+ ? +
游戏背景
沙水池是孩子们喜爱的户外自主活动,在中班下学期开学初,我们请孩子们进行了最喜欢的户外游戏投票,最终孩子们选择了沙水区。有充足的空间可以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同时沙池柜中摆放了多样的玩沙工具与游戏材料便于使用。
孩子们玩沙已有一个多学期的经验,他们喜欢在里面玩各种自己自发组织的游戏。于是,我们鼓励孩子们制定玩沙计划,与好朋友一起商量一起酝酿。
+ ? +
前期准备:投票
前期,中班段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打造了6个户外自主活动区域,涂鸦区、建构区、沙水区、体能区、骑行区、自然工坊。
童言童语
沙水区
朵朵:沙水池里有好多好玩的沙子,可以把沙子叠起来。
安亦:沙子可以做城堡,里面还可以找贝壳。
若析:我喜欢沙子里面加好多水,这样沙子就能固定了。
司其:我喜欢把沙子摆出好多造型,可好看啦!
涂鸦区
妙淼:我可以用各种颜料,画出我自己喜欢的图形。
建构区
瑄瑄:建构区有好多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城堡,做建筑师。
骑行区
哲哲:我喜欢骑行区,我觉得帮他们洗车最开心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幼儿投票表征
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爱好,进行游戏活动场域的投票,最终,沙水区以8票取得胜利。
+ ? +
沙水初体验
材料讨论
沙水区有哪些工具?你们喜欢用什么工具进行游戏?
水桶可以装水或沙子,铲子可以用来铲好多沙子。
里面有好多恐龙玩具。
我喜欢沙水区的管道,里面可以装好多水和沙子。
沙水工具表征
在沙水游戏中,中五班的孩子们通过不同材料的体验,以自己游戏、同伴游戏等方式来提升游戏技能,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借助游戏进行不同的尝试,有喜欢挖宝藏的,有喜欢做城堡的,有喜欢运沙子的。
找贝壳
挖宝藏
运沙子
管道装沙
幼儿自由玩沙
幼儿游戏后表征
初探沙池,发现孩子们对沙子有着格外的兴趣,大部分孩子前期经验较充足,一次短短的沙池初体验,点燃了孩子们玩沙玩水的热情,教师作为观察者,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支持和助推孩子们进一步深入游戏。
+ ? +
沙水石雕
在初次体验玩沙游戏后,孩子们对再次沙池游戏进行了讨论,这次的沙池游戏我们想做什么呢?以什么样的主题呈现?
主题讨论
浩晨:做城堡,一个超级大的城堡。
司其:可不可以做沙雕,我最喜欢做沙雕了。
圣杰:我想在沙池里面装管道。
朵朵:我想要在沙池里面装水。
安亦:可不可以在沙池里面挖条河,这样就可以装水了。
幼儿沙水石雕游戏
╱教师支持╱
在沙水石雕的游戏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参与到游戏中,通过共同游戏,给予经验、情感上的支持。教师以抛出问题“为什么在模具拿掉后沙子也立马倒了呢,是不是缺了什么?”的方式参与游戏,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基于问题,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所知所想,有时候,孩子们只是缺少了问题的聚焦点,当教师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所在,他们便能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沙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干的沙子和湿的沙子都有自己的特征,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引导幼儿与游戏过程中倒出来的沙子容易散这个问题结合起来,引发幼儿思考,并把讨论的想法进行操作实践。
+ ? +
河道引水
结合孩子们想在沙水池中玩水的想法,我们讨论出了河道引水游戏,通过三块内容来开展,分别是设计河道、搭建管道和引水入池。
阶段一设计河道
一寻?河道地点
绘画设计图:孩子们把它们关于河道的各种想法画在设计图上,有的大河是弯弯的,有的河道上面还有桥,有的河道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船。
幼儿河道设计图
一张张小小的设计图,让孩子清楚的知道接下来的沙池游戏方向,要设计怎么样的河道,在讨论的过程中,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她们积极主动探究学习。
挖河道游戏:孩子们在进行户外沙水池游戏活动,他们通过挖河道,装管道,依靠管道来运水,那么河道到底从哪里开始挖好呢,孩子们开始讨论。
若雨说:“要放管道的话我们需要很长的河道,不然管道放不下”。
朵朵说:“如果需要放水的话,我们要从沙池旁边开始挖”。
钧恺说:“这边有水池,我们从这边开始吧,这样我们找个管子就能接水了”。
挖河道视频
孩子们在挖河道时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沙子太多了,老掉下去,把刚挖好的河道盖住;二是挖的河道较小,管道放不进去,针对这两个问题,孩子们分工合作,协商解决。
问题一:挖好的沙子总是往下掉。
发现问题:沙子往下掉
解决问题:运沙
孩子们最先想到的是把沙子拿开,怎么拿,用什么拿,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出现,一步步的相互回答,最终想到了好办法,用框装着多的沙,运送到旁边的沙池。
问题二:河道太小放不下管道。
发现问题:河道太小
解决问题:用管道试验
钧恺在挖河道的时候,主导着游戏的进程,在旁边指挥着其他小朋友,建议他们挖的宽一点大一点深一点,这样有利于放水管。其余几位小朋友听到后,也及时配合,把河道挖大了,也体现了孩子们较强的理解能力与同伴合作能力。
这次挖河道的目标性非常明确,孩子们知道要引水,那么河道就需要靠近水源,同时在挖河道的时候,发现了管道放不下的问题后,孩子们能够及时讨论,通过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小)并尝试解决问题。
阶段二管道搭建
二试?管道搭建
在挖好河道后,孩子们去材料屋搬来了蓝色管道、各种不同大小的架子、透明弯管,这次参与的孩子增多了,他们利用管道和支架,一段一段的把管道连接起来。
管道搭建视频
在第二阶段中,孩子们分工明确,有安装管道的,有进行挖河道的,当管道安装不进去时,边上拿着铲子的小朋友就能及时调整河道宽度,便于管道安装。
在安装管道时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材料准备不充分;二是不知道怎么组装管道,管道之间容易断开。
问题一:材料准备不充分。
发现问题:材料准备不够
解决问题:需要准备材料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游戏材料,多拿取蓝色管道、透明弯管和支架,为下面的游戏做好准备。
问题二:管道之间容易断开。
发现问题:安装管道困难
解决问题:管道叠加起来
蓝色管道之间没有连接起来,孩子们尝试连接,发现连接了这一个,另一个又断开了,在多次试验后想到了管道之间可以叠加起来,按照总的河道长度来调整叠加的长度。
以“搭管道”为目标,孩子们在过程中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但只是搭建还远远不够,水的走向,水管搭建时遇到的难题都需要孩子们思考,预设问题,制定计划,并一起解决。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协商解决,经过多次的探索、改进,问题迎刃而解。
阶段三引水入池
三探?引水入池
在管道拼接的过程中,出现了水流不下去的现象,大家在旁边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着。
安亦:“水在那里就不动了,是不是那边没有连接好”。
家宽:“我看了,那边都连在一起,没有分开”。
在一旁的霈涵说:“是不是这边的管道太低了,所以水流不上去”。
接着针对霈涵的话,大家开始讨论起来,通过叠高支架,把低的管道撑起来,这样水就能往下流了。
管道引水
引水入池视频
当管道装好后,孩子们打开水龙头,水慢慢地从管子里面流下来,在引水入池时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管道有高有低,低管子的水流不下去;二是两根管子没有接在一起,一直漏水。
问题一:管道有高有低,低管子的水流不下去。
发现问题:管道高低不平
解决问题:管道放平整
幼儿在拼接管道的时候发现水流与管道高低有关,最后垫高水管将水管连接起来,说明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问题二:两根管子没有接在一起,一直漏水。
发现问题:漏水
解决问题:管道连接起来
孩子们都能很认真的检查自己旁边的管道是否连接好,有漏水的都会及时进行调整。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已经能够逐渐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如当朵朵看到水流到沙池里时,沙池边上的管道没有与沙池里的管道连接,导致水直接流到沙池中,朵朵立马拿起旁边不用的管道,试图把管道连接起来。在自己尝试无法连接管道后,寻求同伴们一起帮忙,在她与同伴不断尝试下,找到了管道继续往下拼接,并调整好高低位置,能较好地自我解决存在问题。
+ ? +
游戏价值
纵观五次游戏的全过程,我运用了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对比和呈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自由探索、个别幼儿主导游戏、小组探索到共同游戏,他们的探索发现与游戏能力的发展呈递进趋势。
幼儿角度分析
在沙池中由“沙水初体验”引出“沙水石雕”到河道引水的三阶段“设计河道、搭建管道、引水入池”一系列工程。在沙水初体验时,孩子们通过铲、堆、拍、运发展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不仅促进身体的发展,也促进大脑的积极思考;在河道引水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探索,感受到了沙土的性质,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在搭建管道时孩子们能够动手动脑探索物体与材料,发现水的流动速度与水管的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搭建管道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积极解决问题而非放弃。游戏是个持续的过程,每一次游戏后孩子们都能产生新的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探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再次实践的探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深度学习,他们在新旧经验转换中直达游戏问题核心,让游戏越来越精彩。
教师角度分析
在整个探寻沙趣的实施过程中,当游戏中出现了问题,无法继续时,教师并没有过多干预,做到“最大程度放手,最小程度介入”,以观察、支持、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合作,不断地自主调整、摆放、操作、验证,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引水工程,挑战了自我,体验到了喜悦、自豪和满满的成就感。
主 编:夏盼盼、孙晶晶
审 核:施萍萍
总 审 核:韩佳乐
-公众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