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
至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冬至,愿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冬至,十一月中来。终藏之气至源此而极也。”表示着迎来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也表示这天之后,白昼逐渐变长,阳气初生。
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也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冬至三候
冬至时节,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雄麋鹿有长长的角,每年冬至前后,它们的角会自然脱落,要到第二年夏天才会长出新角。
冬至时节,阳气初生,此时地下的水和山中的泉水并没有结冰,仍然在悄悄地流动,并且是温热的。
冬至习俗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冬至活动
从古至今,民间均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对冬至尤其重视,把它看得和“岁首”一样重要。为了让孩子们走进冬至,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了冬至节气系列活动。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气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冬至知多少
孩子们眼中的冬至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趣玩冬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中班健康活动《快乐大闯关》
兔妈妈在冬至要给兔宝宝包萝卜馅儿的饺子,小朋友们在快乐大闯关游戏中成功通过跨跳、穿越火线、躲避炸弹三个关卡后,帮兔妈妈找到了萝卜,在游戏中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培养了幼儿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小班健康活动《包饺子》
彩虹伞大变身,大大彩虹伞变成了一张大大的饺子皮,还可以变成一口大锅,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玩起了“包饺子”“煮饺子”的体育游戏,孩子们洋溢着一张张笑脸,乐在其中!
趣说冬至
大班语言活动《数九歌》
民间广为流传的“数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孩子们在儿歌和韵律活动中了解了更多的冬至知识。
中班绘本活动《饺子和汤圆》
冬至到 ,冬至到;北饺子, 南汤圆;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幼儿通过绘本故事《饺子和汤圆》了解了饺子和汤圆的不同。
趣学冬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能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
小班数学活动《美味的饺子》
幼儿通过卡片上的实物标记和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饺子,正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正确说出总数,在数学游戏中帮助小动物分到了香喷喷的饺子。
趣乐冬至
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幼儿在音乐《喜洋洋》中体验“包饺子”过程,学会包饺子这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感受音乐之美,舞蹈之乐。
大班音乐活动《包饺子》
趣画冬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冬至来临,小朋友们动手巧思,展现出冬至的美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创意作品吧!
中班美术活动《冬天里的腊梅花》
孩子们用吹墨、点画的方式,创作出了冬日里凌寒独放、傲立雪中的腊梅花。
大班美术活动《神奇的影子画》
冬至日是日影最长的一天,孩子们用间隔绘画的方法,将小雪人和它的影子画了下来。
中班美术活动《饺子》
你瞧,小朋友揉的揉、团的团、捏的捏,用彩泥做出了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饺子。
趣品冬至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如年般的冬至,自然少不了象征团圆的饺子,厨师阿姨和家长朋友们给小朋友们包好了一个个圆润饱满的三鲜饺子,让人看了垂涎欲滴!
美味的饺子出锅了,快来吃饺子喽
冬至福至,如期而至。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着中国传统节日的快乐和幸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一定会在孩子们的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
冬至古诗
冬至养生
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把阳气养好,就是补足来年一整年的生机能量,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冬至养生”三要三不要”小知识。
冬至三要
要滋补:冬至前后,人体阳气生发,脾胃运化转旺,容易吸收营养。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有补阳益肾的功效。
要保暖:冬令时节天气寒冷,人们白天出门必要时戴上帽子、手套、围巾。平时可以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手部穴位,以疏通经络,预防感冒。
要益气: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菜等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冬季多晒背可以补阳气。
冬至三不要
不要受冻: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不要耗损:冬季主收敛,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散步、练太极等。在阳光出现后外出活动,以防止阳气过度消耗。平时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不要湿寒:冬至前后,全国多地降雨雪,平时注意保暖,防止湿寒入体。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宜。少食咸,咸味食物多性寒,最易损阳。
生活即教育
幼儿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感受到大自然的节气规律
冬至节气系列活动的开展
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份
属于他们的冬日快乐时光
冬至后太阳慢慢回来了
春天也越来越近了
在这个万物冬藏的季节
让我们严寒而立,相拥冬阳!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林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