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IS A ROMANTIC SEASON
玩转 “冬藏”
主
题
缘
起
MY WINTER DIARY
冬已至,天渐寒。穿着厚外套的孩子们在小山坡上欢快的奔跑着,他们或在山顶呐喊追逐,或在山脚奔跑嬉戏,还有的猫腰钻进了山洞探险。“看,我找到个宝贝。”胤尘举起的手掌上托着一个干枯的山楂果,从哪儿找到的?”登登抬头看看树,“树枝都光了。”他开始扒拉着枯草寻找,很快一群小朋友,都在山坡上翻找起来,不一会,佳佳抓着一个梧桐果,梦宝捏着一片鸭毛,石头捂着的手心里居然是一个蜗牛壳……孩子们炫耀着自己找到的宝贝,小表情里藏不住的骄傲。登登嘟囔着说:“我为什么没有找到小蚂蚁呢?蚂蚁在跟我们藏猫猫吗?”正阳说:“天太冷了,它们都藏起来了。”是啊,还有谁藏起来了?藏哪儿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围绕这些问题,孩子们开始了解密“冬藏”之旅。
探
究
过
程
MY WINTER DIARY
趣“找”——谁在藏猫猫
以为小蚂蚁在跟大家“藏猫猫”,孩子们四处寻找。米宝说:“下水管里看看,趴着找找。”登登翻动雪堆:“蚂蚁在雪被子下睡觉呢。”辰辰来到蚂蚁经常出没的小树旁仔细的寻找着:“真奇怪,为什么找不到呢?”“老师,蚂蚁藏哪儿去了,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呢?”带着疑问,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石头:蚂蚁跑到它们的洞里了。
米宝:乌龟在泥土下睡觉。青蛙也是在黑黑的泥土里睡。
辰辰:蜗牛睡在它的小房子里,就是它壳里。
二宝:燕子飞到南方去了。
原来不光蚂蚁藏到了地洞里,青蛙和乌龟也都藏起来了。小蚂蚁在地洞里吃什么?青蛙有食物吗?动物的秘密真多,带着兴趣孩子们开始第二轮的探秘。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小朋友崇拜的眼光让讲述的孩子挺起了胸膛,眼神越来越笃定,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反思与调整】
寻宝探秘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树上的果子都掉了,鸭子换羽毛了,熟悉的小蚂蚁不见了踪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是生命的基本过程,依此展开的自然科学课程正是基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带着疑问和父母共同查阅资料,也是引导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不同文化底蕴的家长带给孩子不同的教育引导。当从孩子的视角布置出主题墙面时,丰富的画面激发了孩子们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稚嫩的语言交流中也体现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于是,与动、植物相关的科学绘本《冬天来了》摆上了书架,科学区布置微景观,孩子们在自主阅读和同伴讨论中了解着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的秘密勾起孩子探寻知识的乐趣,院子里的山楂果都掉了,树梢的柿子被小鸟啄食着,海棠果的叶子都掉光了,果子都去哪里了?我们冬天吃的水果是哪里来的?冰箱里容不下大量的水果,会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储藏食物呢?我们一起穿越时光,试一试传统的食物保存方法,感受一下老祖宗留下的存物智慧。
## 冬日浪漫小记
乐“制”——智存水果
晾晒果干的制作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边使用刀具切水果,边不时的谈着自己的发现……
小竹笋:香蕉软软的,就是有点粘。
胤尘:苹果好硬,有点切不动。
果果:梨的核上有种子,是黑色的,还有水流出来了。
美美:香蕉的中间有点黑,是坏了吧。
孩子们笨拙的用刀切片,晾在铁盘中、竹篮里,每天都有小朋友主动来翻晒,看着水份一点点流失,熊熊说:“看起来有一点点干了,还没有很干。”当水果片变成了水果干,孩子们期待的“果干品尝会”开始啦……
梦宝:看起来少了好多,干干的。
芊芊:皱了,好丑呀。咬不动了,硬硬的。
爱丽丝:苹果甜甜的,凉凉的 ,有水。
满满:果干没有水,有点酸酸的味道。
孩子们尝一尝新鲜的苹果再品一品晾晒的果干,他们发现果干在视觉、味觉上都有变化,他们用水波浪的线画出苹果里藏着很多水分,用笑脸画出甜甜的味道,凌乱的线条是酸酸的果干带给自己味觉的刺激……此时此刻,大胆奔放的表达是他们最快乐的收获。
【反思与调整】
水果的储藏方式有很多,我们选择“晾晒果干”和“腌制罐头”进行制作活动。在一遍遍的切片和切块中,孩子们发现水果更多的秘密:不同水果的果品质地和硬度不同,含水量不同,还发现果皮的特性以及种子的特殊性。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太能关注到的现象,在此时竟引发了他们丰富的话题:香蕉中间的黑色是发霉了吗?苹果中间有个五角星,那是种子的家,梨的种子也有家吗?晾晒过程中水份的流失引起的变化被孩子用“有一点点干,”“干干的”描述出不同的程度。这一切都源于孩子切水果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晾晒与腌制的储藏方法,不仅成功的保存了各种食物,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还创造了许多新的美味食品。于是,孩子们想到葡萄晒干了就是葡萄干,因此还可以有草莓干、芒果干、西瓜干、山楂干、红枣干、火龙果干……有生活经验,也有推理猜测,更有一展身手的期盼,“家庭果干展示赛”拉开了序幕……
## 冬日浪漫小记
妙“玩”—我们也会藏
小动物特殊的过冬方式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发现小猫小狗会换上厚的皮毛,像穿上棉衣一样暖和。我们小朋友也是穿上厚的棉衣,还会戴帽子,手套等把身体藏起来,原来我们也很聪明,身体藏猫猫需要很多本领:
满满:拉拉链时要对齐,小锁子插好。
石头:戴帽子要把耳朵藏好,扣子要扣好。
梦宝:穿棉衣时要用力。
豆豆:先伸手,再拉拉链。
佳佳:还要戴好口罩和帽子。
户外游戏时,孩子们再也不等着老师帮忙,而是自己主动穿起了衣服,还不忘比一比,谁穿得最快,谁穿得最棒。
【反思与调整】
看到幼儿园里的小树都裹上了厚厚的草皮衣服,阅读故事中孩子们发现小动物过冬也要换上厚的皮毛保护自己,因此展开“身体藏猫猫”的游戏,孩子们练习和掌握了穿衣服的方法,每次外出穿衣服时,还会相互帮助拽衣袖、拉拉链,互相说“谢谢你”,拉着手就成了好朋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了解到“猫冬”的方法有很多,人们运用智慧保护自己顺应自然。
## 冬日浪漫小记
巧“演”——动物过冬
小桃子捡到一根鸭毛,举在手里炫耀着,辰辰说:鸭子的毛都掉了,它冻坏了。小朋友都急忙跑向鸭舍,看到鸭子们摇摇摆摆在寒风中散步,他们终于放心了,原来鸭子不怕冷。还有谁也不怕冷?它们为什么不怕冷?带着问题孩子们要去寻找答案了,而最好的老师就是爸爸妈妈。当老师把孩子的发展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主题告知书”的形式推荐给家长时,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支持,他们俯身静心陪伴孩子,一同查一查,聊一聊,演一演,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巧妙地传递着知识。动物独特的过冬方式,也带给我们许多知识和启发。
广广:小兔子换上厚厚的毛,像棉衣一样暖和。
悠悠:小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
美美:熊要冬眠,睡在树洞里一个冬天,春天才出来。
正阳:松鼠会在树洞里藏好食物,睡醒了就吃,吃饱了再睡。
让我们戴上头饰化身可爱的小动物,向大家展示动物的过冬智慧:小兔欢快的蹦跳、小熊打着呵欠、松鼠忙碌的储藏食物,孩子们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诠释着对动物过冬的理解……
【反思与调整】
神奇的自然界总能带给我们惊喜,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是它们顺应环境的生存策略,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韧性和多样性。这些现象激起孩子们对动物的强烈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探索更多的未知,带着问题开展的家庭讨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学识和智慧,在与孩子的亲密互动表演中,更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他们面对集体更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在表演游戏中,孩子们模仿动物,身临其境的体验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情感共鸣,更加喜爱和关爱动物,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能量。
## 冬日浪漫小记
喜“品”——特殊的味道
经过一个月的晾晒和腌制,“万物冬藏,岁月留香”主题品尝活动如约而至,孩子们用亲手制作的果干和罐头迎接爸爸妈妈的到来。欣赏制作过程,和朋友分享果干,与父母共同品尝罐头的味道,新奇的美味,洋溢的掌声,拉满节日的氛围感。
登登:罐头凉凉的、软软的,酸酸甜甜的。
石头:我喂妈妈吃罐头,妈妈说谢谢我。
胤尘:我给了小朋友一个小果干,他就给我一个大果干。
嘟嘟:别人分给我吃果干,觉得很甜,也很高兴。
看到孩子们制作活动的视频,认真投入的表情深深的感染着家长,品尝到孩子亲手制作罐头和果干,惊喜与肯定的眼神更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晾晒和腌制创造出新的美味食品,小朋友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与朋友和家人的美食分享,让孩子们收获快乐的味道,也是爱与被爱的味道。
## 冬日浪漫小记
教
师
小
结
MY WINTER DIARY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本脉络和自然规律。植物干枯封藏、动物冬眠,农作物收藏入库,人们“猫冬”,都是在遵循规律顺应自然。我们园内种植着各种果树,鸡鸭兔等动物与小朋友共生共长。冬天来到,当这些三岁多的小朋友敏感的察觉到园内动植物的变化时,环境的教育作用就彰显出来。幼儿在游戏“谁在藏猫猫”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层层推进,活动目的明确,自主性明显增强。活动中关注幼儿多种表达方式,从语言讲述、线条表现、到肢体表演,体现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从“自然晾晒”到“机器烘干”,不同制作方法让幼儿感受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家长正确引导陪伴,带给孩子爱的底气,他们大胆自信,更有能力积极面对新的挑战。
蒙台梭利说: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秋收冬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在幼儿园小班开展传统文化“冬藏”的主题活动,我们选择“玩”的路径“以玩激趣”“在玩中学”“在玩中悟”:趣“找”—乐“制”—妙“玩”—巧“演”—喜“品”的系列游戏。孩子们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了解和探索自然规律中蕴藏的科学道理,潜移默化感受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撰稿|宁雪变 高盼 姚婷
图片|宁雪变 高盼 姚婷
编辑|杨文静
审核|常文梅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