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顺百顺
– 前言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指导孩子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而小班的自理能力是幼小衔接生活准备的基础。为此,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小一班开展了以“独当‘衣’面”为主题的幼小衔接活动,帮助小班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午睡起床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有趣的场景…
瞧,有孩子把上衣穿反了,有孩子把外套倒着穿,还有孩子的小脑袋裹在衣服里出不来,嘴里正发出求救的信号。
午睡室里充斥着孩子们疑惑和焦急的声音…
老师,我找不到袖口
老师,我不会穿衣服
老师,你帮帮我吧
我穿对了吗?
“衣”筹莫展
“衣”探究竟
多种渠道探衣秘
老师有话说
小小衣服,大学问,整个学习活动都是来自幼儿的生活,以幼儿为主体,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幼儿在过程中有学习、认知的环节,也有分享、交流的内容,他们在原有的经验上都得到了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尝试自主穿衣,学会整理。
孩子们对“衣服”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过程。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心,相信孩子们能迎接以后更多自理能力的挑战。
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教师将好习惯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提高物品整理的能力,增强自我服务意识,并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紧密配合,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提高独立性、适应性,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责任意识。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受益一生的力量。
一日生活皆课程,“穿衣”这件事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经历的事情,看似非常平常的一件小事,其实承载着孩子们的很多困惑。孩子们是天生的探索家,只要给孩子们空间,他们就会迸发出无限可能!同时课程不仅仅发生在幼儿园,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对“穿衣”这件事情有思考之后,会自然而然的迁移到家庭生活中,我们默默看着班级圈里孩子们穿衣的新故事,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穿衣”这件事的执着。这,或许只是个起点,我们的“衣”探究竟还在乐享其中!
图片/小一班
编辑/张柯淼 王莉锦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