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关于食物的教育,自古有之。永红街道中心幼儿园作为首批“常州食育教育试点学校”,倡导“以食育人,以食养德”的食育理念,在“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我园开展了为期三周的“节粮在行动,共创好‘食’光”世界粮食日主题周系列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世界粮食日”这一特殊时刻,永幼的孩子们开展了“袁隆平爷爷,我想对您说”国旗下讲话活动,通过讲述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平和爱学习的故事、表演歌曲《听我说》、集体朗诵《文明就餐三字经》等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大二班的孩子们别出心裁地用绘画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呈现世界粮农组织的一封信。倡议全世界小朋友要树立“绿色小餐桌”的理念,好好吃饭不挑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饮食的习惯。
小手牵大手,监督家长要吃健康食品,
保护野生动物,不食野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外出打包,不浪费粮食等。
从家庭做起,养成绿色饮食的好习惯。
制作完成
大一班的小朋友身着一套套精美的蔬果时装,跟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自信满满地向大家展示,并且介绍蔬果的营养价值。
中午开饭前,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看到午餐有哪些美食,大三班的孩子们通过餐前播报,介绍食物名称,相关营养知识,培养幼儿爱惜食物,不挑食的好习惯。每天想当餐前播报员的孩子,可以到预约台进行,并做好相关准备,收集播报材料。
餐前播报为幼儿营造了一个
想说、敢说、愿意说的环境,
培养了幼儿的勇气,拓展了知识面的同时,
还收获了一份自信。
一次优质的餐前播报,
能在用餐前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激发起孩子们就餐的欲望。
俗话说的好“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可是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早餐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中四班的吕老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孩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养成不挑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懂得蛋白质、主食、蔬菜三类食物要科学合理的搭配才能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每周三永红幼儿园的厨房里都会迎来一批批帮厨的孩子,自己动手摘菜、切菜、体验做菜,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光盘行动”从幼儿做起。
帮厨活动让孩子们动手参与到食物制作中,
既能提高劳动技能,
更能让大家感受到食物的来之不易。
让孩子们了解一粒种子从播种到上餐桌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劳动体验,
养成食不挑、餐不余的好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熟悉各种常见农作物及、了解食材变成食物的过程,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爱粮、惜粮的情感,小二班“妈妈厨房”的家长助教活动。制作舌尖美味,分享甜蜜滋味。家长助教活动不仅开阔幼儿的视野,积极有效的促进了家园联系,更给了孩子们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享受到美味的食品。看孩子们吃的多想呀!
在一次与稻谷互动的活动中,小一班的孩子们对稻谷念念不忘,觉得稻谷很神奇,可以变成美味的大米,大米经过加工变成香甜的元宵。看到孩子们对稻谷充满着好奇,我们便开启了一场稻谷变元宵的探秘之旅。
俗话说:“吃好五谷杂粮饭,大病小病都不沾。”五谷杂粮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尤其是粗粮都富含微量元素,它们蕴含的丰富营养可以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五个班级的老师和孩子精心布置了玉米,山芋,土豆,南瓜和杂粮的展柜和体验工坊,让孩子感受五谷丰登的秋天。
“芋”你在一起
呀!土豆
趣探南瓜
五谷丰登
玉米你好
节粮行动不仅在园内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我们中班的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渗透到家庭和家长一起制作了一道美食,并拍摄视频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帮“巧手宝宝吧!”
“食”的问题关系到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幼儿期是塑造孩子膳食习惯的关键期,
幼儿期的膳食习惯会影响孩子
一生的膳食习惯和生长发育。
让我们一起
“节粮在行动,共创好‘食’光”
编辑/潘志豪
审核/薛霞萍 羌晔
0519—8696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