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支持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民间游戏的背景下,挖掘和开展民间游戏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专业的方法和建议:
1. 深入研究和挖掘传统民间游戏
- 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收集各地的传统民间游戏,如跳房子、丢沙包、捉迷藏等。可以参考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陈鹤琴教授的观点,他强调了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 与社区合作:邀请当地的长辈或民间艺人到幼儿园,分享他们儿时玩的游戏。这不仅能丰富游戏内容,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2.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改编
- 简化规则:根据幼儿的认知和运动发展水平,适当简化游戏的规则。例如,传统的“跳房子”可以降低跳跃的难度,使用更大的格子。
- 增加趣味性:融入现代元素,如使用色彩鲜艳的道具,或在游戏中加入音乐和故事,以吸引孩子的兴趣。
3. 创设游戏环境和材料
- 环境布置:在幼儿园内设置专门的民间游戏区,如沙包区、跳绳区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和体验这些游戏。
- 自制教具: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游戏道具,如用废旧布料制作沙包,用纸板制作跳房子的格子,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4. 融入日常教学活动
- 主题教学:将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教学中,如在“春节”主题活动中,引入“舞龙舞狮”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
- 跨学科整合:结合艺术、音乐、体育等学科,丰富游戏的形式。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加入“击鼓传花”的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家园共育,拓展游戏体验
- 家长参与: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民间游戏,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游戏的教育价值。
- 家庭延伸: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猜谜语”等,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氛围。
6. 评估与反思
-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兴趣点和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游戏内容和方法。
- 反馈与改进:定期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游戏的效果和不足,不断优化游戏设计和实施策略。
7. 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
- 国内案例:参考上海、北京等地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中的成功经验,如上海市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提出的“游戏化学习”理念。
- 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如芬兰、日本等国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做法,结合本土实际,创新民间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幼儿园可以在政策支持下,有效挖掘和开展民间游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