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际数学思维训练活动,如何借鉴国际先进方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开展国际数学思维训练活动,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借鉴国际先进方法,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数学兴趣,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以下是具体策略和方法:
一、借鉴国际先进方法的核心理念
-
蒙台梭利教育法
- 核心理念:通过感官教具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在“玩中学”。
- 借鉴方法:在数学活动中引入蒙台梭利教具,如数棒、几何拼图等,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学概念。
- 案例:新加坡的幼儿园广泛使用蒙台梭利教具,幼儿在操作中自然理解加减法、几何形状等概念。
-
瑞吉欧教育法
- 核心理念:以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为核心,强调幼儿的探索和表达。
- 借鉴方法:设计以数学为主题的探究项目,如“测量我们的教室”“设计一个对称图案”,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数学思维。
- 案例:意大利瑞吉欧幼儿园的“影子测量”项目,幼儿通过测量影子长度理解长度单位和比例。
-
芬兰现象式教学
- 核心理念:将数学与生活、艺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 借鉴方法:设计跨学科数学活动,如“用积木搭建一座桥”(数学+工程),“绘制对称图案”(数学+艺术)。
- 案例:芬兰幼儿园的“数字与自然”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品学习数数、分类和排序。
-
新加坡CPA教学法
- 核心理念:通过具体(Concrete)- 形象(Pictorial)- 抽象(Abstract)三阶段,逐步提升幼儿的数学理解力。
- 借鉴方法:在数学活动中遵循CPA模式,先让幼儿操作实物,再用图片或图表表示,最后过渡到抽象符号。
- 案例:新加坡幼儿园的“数棒与数字卡片”活动,幼儿先用数棒摆出数量,再用图片表示,最后写出数字。
二、具体实施策略
-
创设丰富的数学环境
- 数学角:设置专门的数学活动区,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具,如积木、拼图、计数器等。
- 数学墙:在教室墙壁展示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时间等,让幼儿随时感知数学。
-
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
- 游戏化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如“数字大冒险”“形状寻宝”,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 故事化活动:将数学概念融入故事,如《三只小猪》中的“数与量”,《小兔子乖乖》中的“排序”。
- 实践化活动: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任务,如“分水果”“量身高”,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数学。
-
注重过程性评价
-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过程。
- 作品分析:通过分析幼儿的数学作品,如画图、拼图、搭建,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 对话交流:与幼儿进行数学对话,如“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分?”,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
-
家园共育
- 家长指导:向家长普及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提供家庭数学活动的建议。
- 亲子活动:设计亲子数学游戏,如“家庭购物清单”“积木搭建比赛”,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学习。
三、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1:蒙台梭利数棒活动
- 目标:理解1-10的数量关系。
- 过程:幼儿通过触摸、摆弄数棒,感受不同长度代表的不同数量,逐步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 效果:幼儿在操作中自然理解加减法,并能用数棒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案例2:瑞吉欧“测量我们的教室”项目
- 目标:学习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
- 过程:幼儿用卷尺、绳子等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并用图表记录测量结果。
- 效果: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测量概念,并能用图表表达数据。
案例3:芬兰“数字与自然”活动
- 目标:学习数数、分类和排序。
- 过程:幼儿收集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品,进行数数、分类和排序,并用绘画记录结果。
- 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发展数学思维,同时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四、专家建议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数学思维训练应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索和操作体验,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
-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教授吴娟明:“CPA教学法能有效帮助幼儿从具体到抽象理解数学概念。”
-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Kristiina Kumpulainen:“跨学科的数学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借鉴国际先进方法,结合本土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数学思维训练活动,我们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