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在落实立德树人时,如何通过日常互动传递正确价值观?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于通过日常互动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价值观。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更是对教育智慧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具体策略:

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的“活教材”。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所说:“幼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者。”在日常互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环境,用行动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

2. 利用游戏渗透价值观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可以将价值观融入其中。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合作”的重要性;在建构游戏中,鼓励幼儿“坚持”“创新”。北京大学钱志亮教授指出:“游戏是幼儿价值观形成的‘隐形课堂’。”

3. 抓住随机教育契机

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行为和提问往往蕴含着教育契机。例如,当幼儿因为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轮流”“等待”和“协商”。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强调:“随机教育是最自然、最有效的价值观传递方式。”

4.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例如,在阅读绘本《彩虹鱼》时,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分享”的意义;在观看动画片《小猪佩奇》后,可以启发幼儿思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认为:“情境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将抽象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为。”

5.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价值观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方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延续幼儿园的价值观教育。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提出:“家园共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

6. 利用艺术活动传递价值观

音乐、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幼儿创作与“友爱”“环保”“勇敢”等主题相关的作品,可以深化他们对价值观的理解。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指出:“艺术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桥梁’。”

7. 注重评价,强化正向行为

在幼儿表现出符合价值观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当幼儿主动帮助同伴时,可以表扬他“乐于助人”;当幼儿坚持完成任务时,可以称赞他“有毅力”。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强调:“正向强化能够帮助幼儿内化价值观。”

结语

立德树人是学前教育的核心使命,而价值观教育则是这一使命的具体体现。通过日常互动传递正确价值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素养,更需要用心、用情、用智慧。正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所言:“价值观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师需要用爱和智慧为幼儿点亮人生的灯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在落实立德树人时,如何通过日常互动传递正确价值观?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