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STEM 教育创新,如何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 STEM 教育,特别是通过科技小发明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成效的教育方向。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实践方法,帮助幼儿教师有效地开展此类活动。

一、理论基础与核心目标

  1. STEM 教育理念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实践,旨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幼儿阶段,STEM 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教授高深的知识,而是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科技小发明活动正是通过“动手做”的方式,让孩子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这些能力。

二、如何设计科技小发明活动

  1. 选择适合幼儿的主题
    活动主题应贴近孩子的生活,简单有趣且易于操作。例如:
  2. 制作“纸杯电话”了解声音传播原理。
  3. 用吸管和纸片制作“风车”探索风力。
  4. 用积木搭建“桥梁”学习结构稳定性。
  5. 提供开放性的材料
    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如纸板、吸管、橡皮筋、胶水等),鼓励他们自由组合和创造。老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原型,但不限制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
  6. 融入游戏化元素
    将活动设计成“挑战赛”或“任务”,例如“谁能做出最快的风车”或“谁能搭出最稳固的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实施策略与教学技巧

  1. 引导式提问
    在活动中,老师应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例如:
  2. “你觉得为什么风车会转起来?”
  3. “如果想让桥更稳固,可以怎么做?”
  4. 鼓励试错与改进
    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试错。当孩子的设计失败时,老师应鼓励他们分析原因并尝试改进,而不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
  5. 展示与分享
    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分享设计思路和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促进同伴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四、案例分享

案例:纸板机器人
在一所幼儿园的 STEM 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用纸板、瓶盖和胶带制作简单的“机器人”。孩子们通过观察机器人的形状和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手臂”和“腿部”,并尝试让机器人“动起来”。有的孩子用橡皮筋作为动力,有的孩子用吸管制作关节,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如何让机器人更灵活。

专家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晓燕教授指出:“幼儿阶段的 STEM 教育应以兴趣为导向,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在‘玩中学’。科技小发明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资源推荐

  1. 书籍
  2. 《STEM 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与探索》
  3. 《幼儿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
  4. 在线资源
  5. 中国幼教网(www.youjiao.com)的 STEM 教育专栏。
  6. 微信公众号“幼儿园 STEM 教育”分享的案例与活动设计。
  7. 教具
  8. STEM 积木套装
  9. 简单的电路实验盒

六、注意事项

  1. 安全性
    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的物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全程监督,确保孩子的安全。
  2. 年龄适应性
    活动设计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难度。小班孩子可以从简单的拼装开始,大班孩子则可以尝试更复杂的实验。
  3. 家园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 STEM 教育,例如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或制作小发明,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通过科技小发明活动,孩子不仅能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有趣、有挑战的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在创造中收获自信与快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STEM 教育创新,如何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