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 STEM 教育,如何开展气象观测项目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在幼儿教育领域,STEM 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气象观测项目作为一种生动且贴近生活的 STEM 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开展这样的项目呢?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和方法。
一、明确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科学思维
根据著名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的观点,幼儿的科学教育应注重“体验式学习”,让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和操作来理解世界。气象观测项目的核心目标是:
- 培养观察力: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记录和描述现象。
- 激发好奇心: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答案。
- 发展科学思维:帮助幼儿建立“观察—记录—分析”的科学探究流程。
二、设计适合幼儿的气象观测活动
-
简易气象站搭建
-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纸杯、吸管、气球等),与幼儿一起制作简易的风向标、雨量计和温度计。
- 例如,用纸杯和吸管制作风向标,让幼儿观察风的方向;用透明瓶子和刻度尺制作雨量计,记录降雨量。
-
天气观察日记
- 设计一份“天气观察表”,包含日期、天气符号(晴天、雨天、阴天等)、温度和风速等栏目。
- 幼儿每天通过观察天空、感受温度,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记录天气情况。
-
气象小实验
- 通过实验帮助幼儿理解天气现象。例如,用热水和冰块模拟“云的形成”,或者用吹风机和气球模拟“风的力量”。
三、运用多感官体验,增强学习效果
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幼儿需要通过多感官参与来加深理解。气象观测活动中可以:
- 视觉体验:观察云朵的形状、颜色变化。
- 触觉体验:感受风的强弱、温度的高低。
- 听觉体验:聆听雷声、雨声等自然声音。
四、融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
-
角色扮演
- 让幼儿扮演“小小气象员”,每天播报天气情况,增强参与感和表达能力。
-
气象主题游戏
- 设计“天气配对卡”游戏,将天气现象与对应的符号或图片匹配,帮助幼儿巩固知识。
五、家园共育,延伸学习
-
家长参与
-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天气,并分享观察结果。例如,家长可以带孩子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讨论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
资源推荐
- 向家长推荐适合幼儿观看的气象科普动画或绘本,如《小小气象员》系列绘本,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
六、案例分析:某幼儿园的气象观测项目
在某幼儿园的 STEM 教育实践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小气象员”项目。孩子们每天用自制的风向标和温度计观察天气,并用图画记录结果。通过这一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观察和记录,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为什么会有彩虹?”“风是怎么来的?”教师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幼儿逐步找到答案。
七、专家观点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世界。”气象观测项目正是通过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素养和观察力。
总结
开展气象观测项目,不仅能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观察记录中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探究精神。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融入游戏化教学、家园共育等策略,幼儿的气象观测体验将更加丰富且有意义。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们走进气象的奇妙世界,开启他们的科学探索之旅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