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如何组织“绘本戏剧教研”,将绘本故事改编成戏剧表演,提升幼儿表现力?
一、为什么选择“绘本戏剧教研”?
绘本是幼儿最熟悉的故事载体,而戏剧表演则是培养幼儿表现力、创造力、合作能力的绝佳方式。将两者结合,不仅能让幼儿在“玩中学”,还能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正如著名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所说:“幼儿通过戏剧表演,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表达情感、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
二、教研活动设计思路
-
明确目标
- 教研目标:提升教师改编绘本故事为戏剧的能力,探索适合幼儿的戏剧表演形式。
- 幼儿发展目标:通过参与戏剧表演,提升语言表达、肢体表现、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
精选绘本
- 选择情节简单、角色鲜明、主题明确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等。
- 绘本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和表演。
-
改编剧本
- 简化情节:将绘本故事提炼为3-5个主要场景,便于幼儿记忆和表演。
- 增加互动:设计一些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如邀请幼儿参与角色对话或动作模仿。
- 融入音乐与道具:加入简单的背景音乐和道具,增强表演的趣味性。
-
角色分配与排练
-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分配角色,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其中。
- 排练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游戏化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和情节。
-
教研实施步骤
-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邀请戏剧教育专家(如北京师范大学张金梅教授)进行讲座,分享绘本戏剧的理论与实践案例。 - 第二阶段:小组研讨
教师分组选择绘本,讨论改编方案,设计表演形式。 - 第三阶段:实践演练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排练,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问题与亮点。 - 第四阶段:反思总结
教研组分享经验,分析幼儿表现力的提升点,优化活动设计。
-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
教研成果展示
- 组织全园性的绘本戏剧表演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展示教研成果。
- 通过视频记录、照片墙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
三、教研活动的创新点
- 融入STEAM理念
在戏剧表演中,可以融入科学、艺术、工程等元素。例如,在表演《三只小猪》时,可以设计“搭建房子”的环节,让幼儿动手制作道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合信息技术
利用平板电脑或投影设备,播放绘本动画或背景画面,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 - 家园共育
邀请家长参与剧本改编、道具制作或表演指导,增强家园互动,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感。
四、案例分享
案例1:《好饿的毛毛虫》改编
- 改编亮点: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分为“卵-毛毛虫-茧-蝴蝶”四个阶段,幼儿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每个阶段的变化。
- 幼儿表现:通过表演,幼儿不仅理解了生命周期的概念,还提升了肢体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案例2:《彩虹色的花》改编
- 改编亮点:将花瓣的分享过程设计为“角色对话+肢体动作”,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 幼儿表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力得到显著提升。
五、教研活动的意义
通过“绘本戏剧教研”,教师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演空间。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所言:“戏剧表演是幼儿情感表达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研活动评价
-
教师评价
- 教研活动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 教师是否通过教研提升了绘本戏剧的改编和指导能力。
-
幼儿评价
- 幼儿是否乐于参与表演,语言、肢体表现力是否有所提升。
- 幼儿在表演中是否展现出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结语
“绘本戏剧教研”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更是幼儿表现力发展的桥梁。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让幼儿在戏剧表演中感受故事、表达自我、收获成长,这才是教研活动的最终目标。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