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村落研学旅行规划
——让孩子感受传统建筑之美
研学旅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感受传统建筑之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如何规划一场古村落研学旅行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目标,基于幼儿发展需求
- 认知目标:让孩子了解古村落建筑的特点,如屋顶、门窗、墙壁的构造与装饰,初步感知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
-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动手体验和互动游戏,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专家观点: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感官体验和实际操作实现的,研学旅行应注重让孩子在真实环境中主动探索。”
二、精选地点,结合幼儿兴趣
选择适合幼儿的古村落研学地点是关键:
- 交通便利:距离适中,便于幼儿园组织出行。
- 安全性高:环境整洁,建筑结构稳固,适合幼儿活动。
- 互动性强:有适合幼儿参与的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建筑拼图等。
推荐地点:如安徽宏村、浙江乌镇、福建土楼等,这些地方建筑风格鲜明,教育资源丰富。
三、设计趣味活动,寓教于乐
-
建筑探索游戏:
- “找找看”:让孩子们寻找古村落中不同形状的屋顶、门窗,并用相机或画笔画下来。
- “小小建筑师”:提供积木或拼图,让孩子尝试搭建传统建筑模型。
-
文化体验活动:
- “泥塑小工匠”: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让孩子用陶泥制作传统建筑部件,如瓦片、砖块等。
- “古村小导游”:让孩子扮演小导游,向同伴介绍古村落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
互动式学习:
- 邀请当地老人讲述古村落的故事,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组织孩子们参与传统节庆活动,如舞龙、剪纸等,增强文化体验。
案例分享:
北京某幼儿园在组织古村落研学时,设计了“古村寻宝”活动,孩子们通过地图寻找隐藏在建筑中的“宝藏”(如传统纹样卡片、建筑模型),既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又加深了对传统建筑的认知。
四、注重安全,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 提前踩点:教师需提前考察场地,排除安全隐患,规划好活动路线。
- 分组管理:将孩子分为小组,每组由一名教师负责,确保每个孩子都在视线范围内。
- 应急预案:准备应急药品,与当地医疗机构保持联系,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
五、延伸教育,巩固研学成果
- 主题分享会:回到幼儿园后,组织孩子们分享研学见闻,展示自己的作品和照片。
- 环境创设:在班级布置“古村落角”,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和研学照片,营造文化氛围。
-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孩子参观其他传统文化景点,延续孩子的学习兴趣。
行业人士建议:
知名园长陈鹤琴曾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注重生活化、游戏化,研学旅行是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学习的重要途径。”
六、总结
规划一场古村落研学旅行,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建筑之美,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目标、地点选择、活动安排和安全保障,这场研学旅行将成为孩子们童年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小贴士: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撰写研学总结,记录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为未来的研学活动积累经验。
希望这份规划能为您的幼儿园古村落研学旅行提供灵感,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