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怎样通过“师德主题故事创作与分享”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和道德感悟?
在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中,“师德主题故事创作与分享”是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还能深化他们对教育道德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如何通过这一活动实现目标的几点建议:
1. 故事创作的启发与引导
- 主题设定:活动的核心是围绕“师德”这一主题展开。可以设定一些与教师职业行为、师生关系、教育理念相关的子主题,例如“如何用爱心化解幼儿的焦虑”“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耐心与责任心”等。这些主题能够引导教师深入思考自身的教育行为。
- 案例分享:在活动开始前,可以邀请资深教师或教育专家分享真实的师德故事,例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或者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精神。这些案例能够激发教师的灵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素材和方向。
- 创作指导:为教师提供创作框架,例如“问题—行动—结果—反思”的结构,帮助他们将教育实践中的感悟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让故事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2. 故事分享的互动与交流
- 小组分享:将教师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故事。这种形式能够营造轻松的氛围,让教师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 全员展示:挑选优秀的故事进行全员展示,例如在教师大会或园内活动中分享。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展示教师的职业风采,还能让更多的教师从中获得启发。
- 专家点评:邀请学前教育专家或资深园长对分享的故事进行点评,从专业角度分析故事中的师德体现,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师德的内涵。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曾强调:“教师的师德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对幼儿的日常关怀中。”
3. 故事反思与内化
- 反思环节:在故事分享后,安排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例如“这个故事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践行师德?”这种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将故事中的感悟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 行动承诺:鼓励教师根据故事中的启示,制定具体的师德行动目标,例如“每天对每一个孩子微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公平与耐心”等。通过实际行动,将师德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4. 活动效果的延伸与深化
- 故事汇编:将教师的师德故事汇编成册,作为园内的师德教育材料。这不仅是对教师创作的肯定,也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资源。
- 持续开展:将“师德主题故事创作与分享”作为一项常态化活动,定期开展。例如每学期举办一次,让教师在不断创作和分享中持续提升职业情感和道德感悟。
5. 结合现代技术,提升活动效果
- 多媒体展示:鼓励教师用视频、音频、PPT等多媒体形式展示自己的故事,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用短视频记录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温馨瞬间,搭配旁白讲述背后的师德故事。
- 线上平台分享:利用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或教师社群平台,将优秀故事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和家长,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也让师德教育走出园所,走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结语
“师德主题故事创作与分享”不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传递。通过创作和分享,教师能够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中深化对师德的理解。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冯晓霞教授所说:“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真正热爱孩子、理解教育的教师,才能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师德的光芒照亮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也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