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优师教研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大部分幼儿尚未养成规律的午睡习惯,在午睡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危险的行为,如:和同伴嬉戏打闹、蒙头睡觉、将危险物品带上床玩耍等等。基于午睡的隐蔽性和幼儿较弱的安全意识,很容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安全事故,因此,幼儿的午睡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缘起:是什么在噼里啪啦?
午睡时间,地上突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有类似豆子的东西掉在了地上并一直持续弹跳着……
是什么在噼里啪啦响?离得最近的承承连忙捡起地上的物品举着大声说:“老师,是小珠子。”其他幼儿见状也争着抢着去捡地上的小珠子……
“午睡不可以玩……”
一颗小珠子的掉落,打破了午睡的平静,也激发了幼儿关于“睡觉不可以玩……”的讨论,孩子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不可以将火带上床,会烧起来。”
“鞭炮也不能带上床,要爆炸。”
“珠子不能带上床,容易吞到肚子里。”
……
简单的谈话活动后,幼儿的表达欲望并未消散,又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危险物品及其对午睡的危害,我们开启了《午睡安全大调查》活动,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探索、寻找生活中的“午睡危险品”。
(一)我们的调查
经过家长和宝贝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却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如橡皮筋、手链、液体等。
(二)我们的分享
幼儿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同伴分享了自己关于午睡安全的大调查,并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
(三)我们的学习
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午睡时带物品上床的危险性,我们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开展了教育教学活动《午睡不可以玩》,帮助幼儿了解常见物品的危险性。针对这些物品,孩子们还一起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易戳伤、易吞食和其他危险类,并对其中个别具有争议性的物品也做了区分和讨论。
(四)教师小结
午睡是幼儿每天都要进行的生活活动之一,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其安全问题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幼儿的午睡安全意识,培养其不带物品上床的良好习惯,我们通过谈话—调查—分享—学习等系列活动,将幼儿自己发现的直接经验和集体教学的间接经验相结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全方面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促进安全目标的达成。
睡觉的“100种姿势”
当我们解除了孩子们带物品上床的危险警报后,新的午睡问题也随即产生——千奇百怪的午睡姿势,其中不乏一些较为危险的姿势,如:蒙头睡、趴着睡等,这些姿势的存在又再次让午睡安全亮起了红灯。
(一)睡姿品鉴会
趁着幼儿午睡,我们收集了部分睡姿照片给幼儿观看,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千奇百怪的姿势时,笑得前仰后翻,纷纷和同伴谈论着最吸引自己的姿势。
炜炜趴着睡觉,肚子会被压扁的。
蒙着头睡觉,会出很多汗而且很难受。
哈哈哈,那个像一只小青蛙一样趴着。
有人屁股都露在外面,好好笑,哈哈。
幼儿直接在座位上或地上模仿起同伴的睡姿来。
(二)危险睡姿大揭秘
猜测:是“危险”睡姿吗?
什么样的睡姿是危险的?共同分析和谈论后,我们猜测以下几种睡姿是危险的:蒙头睡、趴着睡、蜷缩一团睡、跪睡等等。
验证:危险睡姿的秘密
虽然“小侦探”们找出了危险睡姿,但他们仍存在许多疑惑:趴着睡很舒服,为什么危险呢?为什么不可以被子盖着头呢?面对幼儿充满疑问和求知的脸庞,我们通过科学活动《危险睡姿的秘密》来帮助幼儿答疑解惑。
一颗气球(饰演心脏);一张小床。
幼儿示范体验各种睡姿并分享感受。
当我躺着的时候,我的‘心脏’被保护的很好。
像青蛙一样趴着,‘心脏’也容易被压爆。
我把头蒙着睡,感觉呼吸不过来,而且心脏会跳的很快。
……
我们的心脏位于胸口左侧,当以不同姿势睡觉时,心脏可能容易受到伤害,有的姿势会让心脏受到压迫或加速跳动,如趴睡、蒙头睡等。只有保持正确、舒适的睡姿,才能让我们的身体越睡越健康。
(三)教师小结
幼儿睡觉时有着千奇百怪的姿势,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姿势,如蒙头、趴睡等,这些姿势很容易让幼儿在睡梦中发生危险。因此,纠正幼儿的不良睡姿也是午睡安全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这些行为也危险”
(一)危险监督员出动
随着活动的开展,幼儿在携带物品上床和不良睡觉姿势方面已有明显的改善,但仍然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危险行为,于是我们请幼儿都纷纷化身为危险监督员,一起寻找、发现同伴们在午睡中的危险行为,在幼儿的监督下,我们又找到了很多危险行为。
(二)我和午睡有个约定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行为和习惯,我们通过环境互动与渗透,与幼儿共同达成约定。
午睡前:解便、脱衣物、检查自己的衣物口袋;
午睡中:采用正确的睡姿、保持安静、不和同伴打闹;
午睡后:迅速起床穿衣、洗漱。
(三)教师小结
午睡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很多,但由老师去发现预设,幼儿被动的学习接收,教育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成效。于是,我们尝试让幼儿以“危险监督员”的角色去发现同伴们在午睡中的危险行为,激发幼儿积极性的同时也鼓励幼儿在寻找危险行为的过程中去思考、判断、反思,真正做到“睡睡”平安。
活动小结
(一)安全之花于细微处绽放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安全教育的契机很多,幼儿的某一个动作、某一个行为、某一句话语都可以成为安全教育的开始,都是我们可以聚焦的安全重点。作为教师,要学会见微知著,不放过任何一个潜藏在暗处的安全问题,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让安全之花于细微处绽放。
(二)安全之识于探索间提升
小班幼儿因其年龄小、能力弱,缺乏基础的安全常识和技能储备,很容易就在不经意间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安全意识的建立、知识技能的学习是本阶段幼儿安全教育的重点。为了让幼儿将安全内化于心,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以儿童为本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游戏体验、操作探索、亲身实践完成内在自我安全联结的建立。
(三)安全之网于共育中完整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在幼儿园里有教师的多重保护,幼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几率较小,更多的安全威胁其实都来自于园外。因此,为了完善幼儿的安全防护网,我们要充分利用家庭的补充、协作教育,让安全之网于家园共育中完整,共同成为幼儿安全的守护者,陪伴幼儿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系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本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微信号联系申请权限,并在转载时注明”本文来源《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撰稿 | 周 灵
编辑 | 李瑞雪
初审 | 阙 娜
复审 | 王廷叶
终审 | 武晓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