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下午,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幼教科研员邱晓云带领曹杨学前教育集团的科研主管在上海市普陀区杏山路幼儿园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以集团为单位的科研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以科研主管撰写的工作案例为学习内容,通过案例解读、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重点解决案例中问题不明确和案例文体特点不凸显的问题。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科研主管李乐主持了本次研讨活动。曹杨学前教育集团成员校的科研主管参与了本次活动。
上海市普陀区秋月枫幼儿园科研主管作为两泉学前教育集团的代表观摩了本次活动。
定位具体问题
案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讲好一个故事,更在于呈现解决问题的经验。问题性,是案例的重要特征之一。
开学初,大家已经在UMU平台上相互聆听了集团内各校科研主管的“故事”。活动第一环节,主持人首先请各位主管谈谈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案例。
虽然每个人提到的案例有所不同,但在分析原因时,大家发现这些“吸引人”的案例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有趣的、能够引发共鸣的。
接着,以其中一篇案例为“小麻雀”,主持人呈现了各位主管对“该案例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所表达的观点。
通过对比,大家发现虽然所有的观点都与“教师的选题需求”相关,但“目标不明确”“问题不清晰”等是对“选题需求”的进一步细化。当把问题拆解得更加具体时,问题的解决才会更具有操作性,案例也更有价值。
对照指标寻找“好问题”
“
好问题需要具备典型性,即在真实且具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能引发同行共鸣。
活动的第二环节,主持人首先请各位主管阅读《校级科研主管工作案例评估指标》中“问题的典型性”这一维度的评估指标。
在充分理解指标的基础上,参研主管分为两组,以小组研讨的方式围绕7份案例所聚焦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通过研讨,主管们进而发现了自己案例中的问题,并对可以进一步聚焦的具体方向进行了分享。
微讲座
动手写案例之前,首先要吃透案例文体的核心特征,弄明白写作的真实意图。活动的第三环节,邱晓云围绕案例的文体特征与写作目的进行了一个微讲座。
她指出,案例不是经验总结或工作总结,也不是活动方案或论文,它应该是“生动的故事+精彩的点评”。
“故事”要引人入胜,体现问题发生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点评”要针对故事进行议论,需要有鲜明的论点、充分的证据和有力的论证。
邱老师还针对集团内各校科研主管的工作案例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让主管们更加明晰了案例撰写的要点。
曹杨学前教育集团
“曹”向未来,“杨”帆同航
牵头校: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成员校:
普陀区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
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六幼儿园
普陀区曹杨新村第八幼儿园
普陀区曹杨新村幼儿园
普陀区杏山路幼儿园
普陀区兰溪路幼儿园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撰稿: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制作:上海市实验幼儿园
一审:曹杨学前教育集团 秘书处
二审:曹杨学前教育集团 人才中心
三审:曹杨学前教育集团 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