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图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幼儿园环境中,图示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大体而言,图示的用途可以分成两类:
其一,展现一般性的生活和活动规则,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盥洗室的洗手步骤图示、活动区的各种规则图示等;
其二,支持某些领域(如手工、熟悉、科学、建构等)具体教育活动的开展。
在科学区运用图示时,老师们经常存在以下两个困惑:
一、为什么有时幼儿不理会图示,不按图示来玩?
二、有时教师会用图示完整展现实验的过程和方法,这种做法是否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探究?
我觉得这两个困惑触及到了科学区活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幼儿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宜指导之间的关系”。
旨在观察特定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有趣而神奇”的科学小实验。
为了使科学现象足够明显(甚至戏剧化),从而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些活动通常对材料的使用方法有明确的要求。
比如,“火山喷发”实验,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泡沫”这一有趣的科学现象。为了更好地展现这一现象,需要先把小苏打倒入火山模型的“火山口”中,再慢慢向“火山口”中倒入醋。当幼儿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操作时,就会有大量泡沫不断从“火山口”中喷涌而出,就像真正的火山在猛烈喷发一样。幼儿会被这一壮观的现象所“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体验到强烈的兴奋、成功和满足;这样的印象和感受反过来又会驱动幼儿反复地操作,不断重现壮观的火山喷发场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如果小苏打、醋的添加顺序反过来,或者把它们倒进火山模型别的位置,都难以出现“猛烈喷发”的场景,从而影响幼儿对这一现象的兴趣和认识。因此,“火山喷发”这个小实验需要用图示明确展现材料添加的顺序和位置,为幼儿观察相应的科学现象提供必要的支持。甚至,教师也可以先进行示范操作,用“猛烈喷发”的有趣现象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去重现这一现象。
旨在了解科学工艺和科技产品、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科技小制作。
这类活动最终都会得到有用、有趣甚至神奇的“成品”,而为了得到这样的“成品”,需要遵循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比如制作望远镜、潜望镜、小电扇、甩干机等,会涉及折、粘、插、夹等组装方法,各种材料的相对位置、组装的顺序通常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再比如造纸、腌制腊八蒜等,对原材料的处理方法、程序都有诸多细致的要求。这类活动不但可以让幼儿亲历制作的过程、发展观察和操作的能力、培养耐心和坚持等学习品质,得到的“成品”还会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使幼儿切身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作用,同时幼儿也会对自己制作的成果产生深深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些科学小制作活动通常需要通过图示,明确地展现材料的使用方法、制作的步骤(一些简单的制作无需步骤图,只需提供成品图示即可),便于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随时参照。
这些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活动通过图示明确(甚至完整)地呈现了操作过程和方法,这样的话幼儿自主探究的空间在哪里?我想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认识这一问题。
以上谈的是科学区中“高结构”的活动需要图示,这类活动与集体教学类似,一组材料明确对应一个活动。需要澄清的是,科学区中可以有一部分高结构的活动材料,但不应该成为科学区的主体。科学区应该以低结构的材料为主,供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决定材料的组合和使用方式,在更为自由的探索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个性化的科学经验。对于低结构材料不应提供介绍玩法的图示,应该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中不断发现(甚至“发明”)。
另一方面,低结构材料本身允许多种操作方法、不同的操作方法都能得到有价值的科学经验,即便教师提供了图示幼儿也不一定照做,而幼儿不照做也并不影响科学经验的获得。比如,磁铁间相互作用,就属于这类情况。虽然幼儿无视图示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游戏”,但自由探索同样也得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经验,不仅如此,幼儿还发现了几个磁铁放在一起时更多的有趣现象,获得更丰富经验的同时,也享受了发现的乐趣、游戏的乐趣。如果这组材料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科学经验,没有图示时可能效果反倒更好。
最后补充一点,对磁铁这类没有固定玩法、幼儿无需指导也能自发玩起来的材料,既可以当作“低结构材料”,提供足够数量的、多样的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发现;也可以转化为“高结构材料”,针对特定的目标设计相应的游戏情境,以明确的情境来引导幼儿探究的方向。幼儿更喜欢玩“吸在一起”而不喜欢玩“相互推开”,与预想的“磁悬浮”侧重后者的预期不符,这也许就是老师们的游戏情境设计的问题。磁铁互相吸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幼儿一旦发现这个现象,就会自发地把磁铁连成一串拉来拉去;而磁铁互相推开要变成游戏,就需要另行设计情境了,比如把两块条形磁铁分别绑在一辆小车上,请幼儿尝试怎样“隔空推车”(不挨着也能互相推着走),或者把“磁悬浮”现象转化成幼儿感兴趣、能制作的装置等。如果图示只是科普性质的资料展示,而没能直观地呈现吸引幼儿的特殊装置、有趣效果,幼儿无视这样的图示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节选自东方娃娃杂志社《保育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