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 《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二期课改把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纳入了教育的范畴,幼儿参与的成分越来越多,环境装饰如能让幼儿充分有效的感知、自主地参与、共同进行再创作。那么,幼儿园的环境便会更具有人文化教育意义。 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我今天要说的是作为物质环境的墙面环境这个和我们朝夕相处的部分,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饰环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问题一: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
问题二: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 问题三: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布置的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既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 问题四:大量的卡通形象构成主体。目前在幼儿园中,墙饰创设有多种多样的主题,比如季节性、动植物性、幼儿生活性等,使幼儿从不同侧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的卡通形象构成了墙饰创设的主体,这就容易使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受到束缚。 好在,上述的几种问题我们也渐渐意识到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墙面布置的真正价值呢?
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和他人较为成功的墙饰中,我罗列出以下几点:
一、 让环境创设中的墙饰“说话”
“环境是可以说话的”“环境是我们的第三位教师”,因为其中的关键,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孩子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因此,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就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应更多的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例如,选择一些常规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内容张贴在相应的墙上提示 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照,而且同伴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而且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如可以在活动室放玩具的墙上,张贴一些有关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等的内容,又如在洗手池旁边张贴一些如何正确洗手的流程图,让孩子对照检查。等等诸如此类体现生活板块教育份额的环境创设内容.
二、 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的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那么教师的角色就会从原先的直接动手动脑者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 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墙饰的积极性,然后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发动幼儿讨论最后共同定出墙饰的内容。如开学初组织幼儿讨论怎么让自己的班级更漂亮,引起幼儿布置班级的兴趣。又如,春天的季节,孩子在来园以及回家的路上常常会关注到环境的变化,如桃花、梨花的相继开放,田沟里的小蝌蚪等等,这些常常会引起幼儿的极大兴趣,那么如何把这些兴趣变为我们幼儿园墙饰的一个内容呢?教师可以适时地启发幼儿,如有一天看到幼儿在议论来园路上看到的小蝌蚪,教师就可以启发幼儿:现在是春天了,外面到处是春天的景象,想一想把春天也请到我们班上来,可以怎么做呢?启发幼儿集体讨论然后定出“春天”墙饰的内容。 其次,将收集布置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孩子能做得到的应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此时教师只是做为一个观察者随时的观察幼儿,当发现幼儿的确有困难并真的需要帮助时,可轻声的问幼儿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忙吗?”征得幼儿同意后 教师再介入。
三、 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 这里所说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指墙面的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 教师不要做强制性的限制什么时候改变,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协商,如是在材料上或是内容上的变化。
第二:动态化也表现在墙面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因为教师在环境墙面布置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注,里面蕴含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环境变了,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幼儿刚入园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刚走出家庭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非常依恋自己的亲人,产生入园焦虑,但他们容易被喜爱与熟悉的物体所吸引,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因此,可以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开学初带一张全家合影的照片来,创设一个“我们的家”的墙饰,使幼儿感受到就像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似的,而且可以让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样幼儿之间的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就可以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后,随着幼儿之间交往的深入、幼儿兴趣范围的扩大,我们可以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依主题的开展与深入不断丰富墙饰的内容,如小主题“我的小手真能干”让幼儿共同来布置幼儿园这个“家”真正让幼儿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墙饰中,让墙饰真正成为幼儿与教师近距离的“对话”。
另外,适时提供物质材料,调整环境设置 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如某中班的墙饰“地球妈妈”就是幼儿为配合环保宣传而设计制作的一幅宣传画。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墙饰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总之,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像海绵吸水那样融入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当然,墙面环境创设的观念还要延伸到教学活动环境创设、区角活动环境创设、园内设施配置等方面,成功显现专家报告中的衣架、龙头效应。可以说墙面环境创设评价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带来得变化,是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的生活化理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