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信息化:如何利用电子互动故事书开展阅读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互动故事书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通过互动功能促进幼儿的多感官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电子互动故事书开展阅读互动呢?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实践方法:
1.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电子互动故事书
- 0-3岁幼儿:选择画面简单、色彩鲜艳、互动元素较少的故事书,如触摸发声、简单动画等。例如,《小熊宝宝》系列电子书,通过点击小熊发出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3-6岁幼儿:可以选择情节丰富、互动性更强的故事书,如角色扮演、问题解答、拼图游戏等。例如,《小猪佩奇》的电子互动书,幼儿可以通过点击角色参与故事情节。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季湄教授指出,电子互动故事书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内容干扰幼儿的注意力。
2. 创设沉浸式阅读环境
- 硬件支持:使用平板电脑、互动白板等设备,确保画面清晰、操作流畅。
- 环境布置:在阅读角设置舒适的座椅和柔和的灯光,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扮演“故事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示范操作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案例分享:某幼儿园在阅读角配备了互动白板,教师通过《好饿的毛毛虫》电子书,引导幼儿点击毛毛虫吃水果,同时模仿毛毛虫的声音,幼儿们乐在其中。
3. 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幼儿参与
- 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点击屏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三只小猪》中,幼儿可以选择扮演小猪或大灰狼。
- 问题互动:在故事中设置问题,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你觉得小猪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
- 游戏化设计:在故事中融入小游戏,如拼图、找不同等,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专家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刘焱教授强调,互动环节的设计应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单向输出。
4. 结合传统阅读,实现优势互补
- 电子书与传统书结合:在阅读电子互动故事书后,可以引导幼儿翻阅纸质书,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手工活动延伸:根据故事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如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阅读体验。
实践案例:某幼儿园在阅读《彩虹鱼》电子书后,组织幼儿用彩纸制作彩虹鱼,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5. 关注幼儿的用眼健康
- 控制时间:每次使用电子互动故事书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避免幼儿长时间盯着屏幕。
- 调整亮度:确保屏幕亮度适中,减少对幼儿视力的影响。
- 多感官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动作等,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参与阅读。
专家建议:中国儿童保健协会专家指出,电子设备的使用应遵循“适度、科学、健康”的原则,避免对幼儿的视力和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6. 家园共育,延伸阅读体验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阅读电子互动故事书,增进亲子互动。
- 资源共享:幼儿园可以将优质的电子互动故事书推荐给家长,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阅读资源。
- 反馈交流:通过家长会或线上平台,分享幼儿的阅读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案例分享:某幼儿园通过家长微信群,定期推荐电子互动故事书,并组织家长分享阅读心得,形成了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
结语
电子互动故事书为学前教育的阅读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精心选择、合理设计、健康引导,我们可以让电子互动故事书成为幼儿阅读的“魔法钥匙”,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
引用名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阅读是点亮孩子心灵的明灯。”而电子互动故事书,正是这盏明灯的新形式,值得我们用心探索和实践。
希望以上建议能为您的教学实践提供启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