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什么?
就像很多省市都会分为多个行政区域。比如北京的朝阳区、海淀区等。
区域通常指的是一定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面积、一定的形状、一定的范围,如同国界有严格的界限,不可侵犯,有些区域也需要有明确的划分,但是有些界限也可以是模糊的,没有拉起一个大网子说这个区域只能到这里。区域在幼儿园就是在教室内教师根据综合因素为幼儿所准备的如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表演区等学习游戏的活动场地。
区域活动是什么?
那么,区域活动指的又是什么呢?
区域活动是指幼儿自由、自主地决定去哪个区域,自发的游戏学习活动。
什么是“自由”?“自主”又是什么?是不是幼儿想去哪玩就去哪儿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就是“自由”?就是“自主”?答案是否定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从来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这里的自由也不例外!这里的自由是指在符合区域规则的前提下的自由!例如,如果这个区只能容纳八个小朋友,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想进去,能不能让他们进区?不能!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幼儿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那什么叫“自发”?举个例子,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孔雀的新家,看到了孔雀的新家住进了新的朋友,回到教室老师就叫孩子们把孔雀的样子画出来,这算不算“自发”?很显然不是!自发,就是指幼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孔雀飞就画孔雀飞,想去建构区建孔雀的家就去建孔雀的家!
区域活动是一种游戏学习活动,这是不是说孩子们自由地玩,随便玩就会有学习的内容?肯定不是!现今我们都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学习方式,区域活动既是游戏活动又是学习活动,它能成为一种学习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制定活动目标,材料的投放具有目的性,而不是随意放一些材料。
区域该如何设置?
问题又来了,区域该如何设置呢?做区域规则前首先要考虑如下问题:
- 吃、喝、睡、拉撒、行走的问题。孩子们在哪里吃喝,哪里拉撒,哪里睡,区域柜的摆放会不会妨碍到孩子们行走的通畅性?区域的安排会不会太过通畅使教室显得太空旷,安全隐患也比较大?
- 全班人就坐、上课、排队的问题。如何合理设置区域才能更快安排全班人就坐?有没有小组教学的地方?孩子们在哪排队?
- 班级的“长相”。教室的形状到底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还是不规则图形
考虑了以上问题并逐一解决好后就是动手设置区域了。区域设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去思考需要创设什么区域,班级老师根据动静分开、封闭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相关邻近、方便使用、避免死角等设置原则,先画好平面设计图,再共同创设区域,班级老师协力摆好各区域。
各区域都已经设置完毕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投放材料的问题了。材料的投放是区域环境创设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区域材料不仅是教师教学目标、教育意图的载体,更是孩子们学习与发展的媒介!所以,一定要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既然材料的投放如此重要,那么投放材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投放的要点如下:
- 材料的数量要适宜,并做到逐步增添。
- 材料的摆放要开放,具有条理性。
- 材料要一份一份地摆放,一个框子只放一件或一种教玩具,方便孩子用后归还原位。
- 新旧材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 标志的运用。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用数字/图片/文字做相应的标识。
此外,投放的操作材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探究性、趣味性和生活化。投放的窍门很简单,相信我们都能想到!那就是——做个有心人!做个有心人,不仅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寻找和收集,还能充分借助孩子们和家长的力量积累材料。做个有心人就是教师自己先反复玩,尽可能去发现材料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做个有心人,就是教师能主动与同事分享思路,研究讨论发现的问题,发现相同目标所存在的不同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