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课程:幼师专业成长的”四季充电站”】🌟
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节气课程简直是教师知识储备的”活水源头”!就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说的:”节气是中国人独有的教育日历。”来看看如何用节气课程实现”教学相长”👇
🌱 一、建立”节气知识树”(系统化积累)
•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李敏谊教授的《节气里的自然教育》,按”物候-农事-习俗-诗词”四维建立知识框架
• 每月重点研究2个节气,用”3W笔记法”(What现象-Why原理-How教学)建立个人资源库
🎨 二、玩转跨学科备课(多元化拓展)
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特级教师王莉做法:
- 科学区:惊蛰用”虫子旅馆”观察昆虫苏醒(生命教育)
- 美工区:谷雨结合”青花瓷”开展水墨画(美学素养)
- 语言区:冬至讲《消寒图》故事(传统文化)
📱 三、打造”云上节气教研圈”(数字化升级)
• 关注”中国农业博物馆”官网的3D节气展厅
• 使用”形色”APP实时识别校园植物变化,建立班级物候图谱(南京实验幼儿园徐雯园长首创方法)
🍂 四、创新师幼共学模式(体验式成长)
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王微丽园长提出”双师制”:
1️⃣ 教师提前1周深耕节气知识(如白露的露水形成原理)
2️⃣ 跟随幼儿兴趣生成课程(比如孩子们发现晨露引发的探索)
💡 我的独家秘籍:建立”节气资源百宝箱”,按”5感体验”分类收集素材(梧桐叶/节气歌/艾草香包等),你会发现每个节气都是天然的STEAM课程!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教师要比幼儿更会观察自然。”当您带着孩子数九九消寒图上的梅花时,您也在绘制自己的专业成长图谱呢~
📌 行动小贴士:下周秋分,不如尝试记录校园桂花开放情况,对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这既是科学探究,更是文化传承的绝佳契机哦!
(悄悄说:我的学员用这个方法备课,3个月后家长都说”老师变行走的百科全书”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