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它是谁?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孩子们发现班上多了一只兔子,非常好奇兔子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
菠萝:咦,这里怎么有一只兔子呀?我昨天还没见过它呢。
薇薇:是保安叔叔送给我们的吗?
静予:不是,是我妈妈带来幼儿园送给老师和小朋友的。
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这只兔子的来历,和小伙伴一同讨论着。在与伙伴的对话中知道了兔子是静予小朋友带来的。
此时,又有孩子发出疑问:
铭宇:为什么要带一只兔子来幼儿园呀?
静予:因为是我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我想带来幼儿园。
生生:老师,兔子来到我们班,我们是不是就要养兔子了,我们家没有兔子。
钱钱:这只兔子好小呀,它是不是没有吃的?它不会动,会不会饿了呀?外婆说不吃东西会饿死的。
语薇:老师,它看起来好小哦,我可以摸摸兔子吗?它会不会咬人呀?
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疑问,好奇心被这只新来的兔子点燃。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与他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小兔子的探索之旅。
孩子们决定要与新来的伙伴友好相处。他们为小兔子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取什么名字好呢?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
俐俐: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吧!
欣欣:就叫小兔子吧。
静予:不好听,可以叫“小白”,因为它是白色的。
叫胡萝卜吧,兔子爱吃胡萝卜。
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不少有趣的名字——比如变形金刚、超级飞侠、火车头等等,最后他们决定举手投票,“小白”这个名字票数最高。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在与伙伴的交流和讨论中,从互相交流到投票决定,体现的是语言对幼儿思维思考能力的促进。
随着小白的到来,孩子们开始喜欢念《小白兔》这首儿歌,每天都要念给小白听。有一次,俐俐和亦姝正在小白面前表演儿歌时,发现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
亦姝:“我看到它的耳朵有是垂下来的,兔子耳朵不是都竖起来的吗?”
俐俐:它的眼睛为什么不是红的呀?是黑色的呢。
点击一下
翻开我的照片大特写吧!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白“垂耳朵”的这一外貌特点正是孩子们好奇心的来源,也为接下来探索兔子的种类提供良好契机。
在孩子们以往的认知经验中,小白兔的特征无疑是“竖着的耳朵”和“红通通的眼睛”,那为什么小白不是这样的呢?
孩子们就此展开讨论:
铭宇:是不是它害怕打雷所以要把耳朵垂下来?我妈妈说害怕打雷就把耳朵堵上。
景睿:它肯定是因为偷吃了很多黑豆,所以眼睛变成黑的了
卓欣:它戴了美瞳,我妈妈也有美瞳。
尧尧:我家里的兔子和它不一样的。
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而尧尧的话也给了大家启发——也许小白和其他兔子不是一家的呢。
为了寻找答案,他们向老师寻求帮助。
于是,程老师带领小朋友走进绘本,看看故事里会不会有答案。
绘本助力:《折耳兔奇奇》
在绘本中,孩子们了解“每一只兔子的耳朵都有不同”,故事里说“妈妈的耳朵可爱,爸爸的耳朵强壮。爷爷的耳朵聪明,奶奶的耳朵柔软。而我(奇奇)呢,一个直立,一个下垂。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教师思考
小白的耳朵为什么会垂下来,这引起了幼儿的好奇与思考。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提出:3-7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即单方面的尊重权威,有一种遵从成人标准的义务感。
在幼儿以往从成人接收到的信息里,兔子的特征都是相同的,并未思考过会不会存在不同,这也是目前他们认识事物的思维特点。
教师利用绘本助力的方式,在幼儿最初“固执”认为“兔子耳朵都应该是竖起来”,跟随主人公“奇奇”的轨迹,去了解兔子的耳朵也会有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会竖起耳朵。
教师助力:主题墙展示兔子种类
教师趁着孩子们对“兔子耳朵”的好奇心还未消退,抓住教育契机,利用主题墙展示兔子种类,让显性环境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的作用下,孩子们了解到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一样的兔子,有他们最熟悉的大白兔,有外国的安哥拉兔、道奇兔,还有和小白一样的“垂耳兔”。
了解了兔子的种类,新的疑惑接踵而来……
航航
老师,小白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是不是也有长长的耳朵?
浩然
廷睿
还有尖尖的爪子和大大的牙齿。
我知道啦,它的爸爸妈妈也很会跳。
铭宇
孩子们通过细心观察、逐一比对不同种类兔子身上的特征,结合小白的特征最终找到了它的爸爸妈妈。
教师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游戏体验,幼儿了解兔子家族庞大而多样,从体型大小、毛色、性格特点,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不仅是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于兔子的探究兴趣,同时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孩子们对小白的了解更进一步,眼中的好奇也加深一分。
在一次关于认识身体的科学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人的性别可以通过生殖~器官分,兔子也可以这样。
于是孩子们带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兔子的生殖~器官与图片对比,尝试判断性别。
(图片来自网络:百度图片)
但是孩子们在观察中,小白并不配合,孩子们的观察陷入困境,对于兔子的性别他们仍是处于猜测阶段。
有一天,全全园的小兰老师经过说:“我家以前养过兔子”,问题多多的孩子们立刻求助……
小兰老师,我们想知道小白是男生还是女生。
古代人有一句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听说抓住兔子的耳朵,如果脚一直扑腾扑腾的话就是男生,眼睛眯眯地就是女生。这只是民间话,也不一定准确喔。
可以试一试
孩子们看着小白扑腾扑腾的脚,异口同声地说:男的。
到底是不是男的?孩子们回家问爸爸妈妈,静予爸爸联系了购买兔子的店家,最后得知小白真的是一个“男生”。
教师思考
认识身体在幼儿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与了解“生殖~器官”这一名词,促使他们能够利用观察“生殖~器官”的方式来判断动物的性别。
不知不觉小白已经入住安安园一个月了,有一天,孩子们发现小白的身上出现了新变化。
小白身上的变化使孩子们意识到——现在的“笼子”不适合它住了,需要换一个“新家”。
设计新房
设计之初,孩子们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考虑到了兔子的生活习性,包括活动空间、食物供给、休息角落以及安全防护。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对兔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1
我要做一个很大的家,还要很坚固的。
2
小白怕晒,我给你画个遮太阳的,又要挡雨的屋顶。
3
要做一个干净的,香香的房子。
点击,打开他们的设计
施工开始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建立兔子之家,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组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认领了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材料搜集,有的负责搬运,还有的负责清理现场……
对于房子的坚固要求,我们还得到了爸爸们的帮忙。
孩子们对于小白的粑粑也是费尽心思,为了让小白有一个“香香的家”,和爸爸妈妈、老师们一起在网上查找资料,学习如何养一只干净的兔子,孩子们发现“除臭木粒”是消除小动物尿味的神器。
观赏新家
小兔的家初步落成,孩子们化身为验收员,检查房子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小白的家好大呀!而且非常结实。
“家”的肚子变大了,变长了。
我看到了有除臭木粒,小白的家香香的。
还有一个蓝色的挡雨的屋顶。
教师思考
幼儿特点:3-4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好奇心强的阶段,特点是想法多样、天马行空,但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教师助力:教师积极采纳幼儿的建议与想法,是对儿童蓬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尊重与珍视,能让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及被重视,激发他们继续发挥创意的热情。
作为教师不应忽视幼儿富有共情之感的情感特点——在设想之初孩子们考虑到了“小白”的舒适程度,提出了“防雨防晒”、“健身运动”、“除臭卫生”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尊重并支持孩子们的建议,一方面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成长,另一方面发展幼儿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在孩子们悉心照料兔子的过程中,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兔子的粑粑不再圆润,而是呈现出稀糊状。这引发了他们对兔子健康状况的担忧。
粑粑不圆了,小白生病啦。
这种情况应该是拉肚子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妈妈说,小兔子不能吃叶子上带水的蔬菜,会肚子不舒服的。
“点击一下小白兔”
原来是“食物”出了问题。可是班上的胡萝卜、新鲜的菜叶都不够了,怎么办呢?
老师,我回家让爸爸妈妈给小白准备食物吧。
孩子们纷纷为小白准备干净新鲜的食物。
家长助力
孩子们主动向家人寻求帮助,展现了他们对小白的关心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有了美味健康的食物,小白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恢复成以往活泼好动的模样。
可是,有一天,意外发生了……
聚焦热点讨论:
小白不见了?去哪了?
它跑到大班哥哥姐姐那里吃菜叶了。
因为它粮食不够吃了吗?我们给它多准备一点吧!
如果它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孩子们为兔子家的水瓶和粮仓都准备的满满的。
孩子们散步时发现每个班门口都有班牌,于是想到:我们给“小白”也做个门牌吧!这样它就知道回家的路了。
每个班的牌名字都不一样
我家的门牌上有号码
01|门牌号之设计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第一个挑战:“起什么名字的‘门牌’?”这个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一概念引入课堂。
于是,孩子们想到:我们“小白”的家是东桥幼儿园安安园的。生生说:要不我们用这些字吧?
孩子们纷纷表示:我喜欢“安”字,我喜欢“桥”字,我喜欢“儿”字,最后“桥”、“安”这两个字的呼声最高,组合成“桥安路”,门牌号孩子们说要101,既好记又好听。这个想法得到了全体孩子的同意。
02|门牌号之诞生
制作现场进行时,孩子们拿起画笔,在门牌上添加上自己的想法。
01
03|嘿,给你引个路儿
在制作门牌号的过程中,亦姝小朋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给小白家门口画上引路的标志,就再也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啦。于是…..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孩子们寻找材料,发现果园的砖头正好能派上用场。得到消息后,其他孩子也来了,合力将石砖搬至小白家前,并用画笔画上许多图案,有小花、有小鱼、还有指引的箭头,成为了小白之家的新地标。
教师思考
在为小白制作门牌的活动中,小班幼儿的无限潜力和纯真爱心开始迸发出来。
画引路标志的想法,充分体现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合力搬石砖、绘制图案,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本打算为它举办一场盛大的揭牌仪式,不曾想发生了一件小插曲,他们发现房子的地板被小白咬了一个洞……
为了帮助小白解决这个问题,经讨论,孩子们决定要对小白的新家进行修理。
但问题是:这个“地板”要做多大呢?
?
?
?
孩子们采用“比一比”的方法,利用毛线的长度比较修补地板需要的尺寸。
确定好需要的尺寸后,孩子们开始为小白的新家进行“二次修缮”。
教师思考
在小白新家的修缮过程中,一次意外的发现,发展了幼儿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探究的思维与能力。
在幼儿的活动中,意外状况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更深入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
新家地板顺利修补完工,孩子们开始为小白的家进行清洁和打扫,还计划为小白举行一次隆重的揭牌典礼,以此庆祝新家成功落地及与安安园相携已满一学期。
那就安排起来——
邀请别人来作客,要收拾一下,大扫除吧!
开个美食会请大家分享,还要装饰一下。
我能带家里的帐篷来吗?我也想像哥哥姐姐一样野餐。
我要给小白带上胡萝卜,小白也要一起吃。
还要邀请其它班的小朋友,像他们上次那们发邀请卡。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制定了计划书,根据计划书,孩子们理清揭牌仪式的流程,分工准备需要的物品。
孩子们一起大扫除、准备美食、发邀请卡、环境布置……忙得不亦乐乎。
而家长们则化身为强大的助力天团,为活动添彩。
一起欣赏他们的能干的身影吧……
铛铛铛,欢迎亲朋好友到来安安园园宠——小白之家的揭牌仪式现场。此后小白的家就有了专属于的门牌号——桥安路101号,串门的时候不要走错了哦。
教师思考
在为小白的家举办揭牌仪式的活动中,幼儿展现出超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体现出多项能力,如组织、协调、沟通及团队合作等能力。体现教师提供自主参与实践机会的重要性,助力幼儿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揭牌仪式圆满结束了,孩子们和小白都沉浸在欢愉的氛围中,久久未能平静。
忽然静予小朋友“发现”了一个问题——整个幼儿园只有小白一只小兔子,它会感觉孤单吗?于是小朋友们之间又开始了一场新讨论。
小白好可怜呀,只有它一只兔子在幼儿园。
对呀对呀,楼上的小鸟也不和它玩。
虽然幼儿园暂时没有其他小兔子陪伴小白,但是我们很爱它。
小草和蝴蝶,它最爱吃幼儿园的青草了,它应该很喜欢这里。
我知道啦,还有安安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
对,没错,我们也很爱和小白一起玩,是好朋友!
孩子们一边讨论,一边回想与小白发生的趣事,小脸蛋上都洋溢着欢笑和对小白的喜爱。
在为小白搭建新家、制作门牌的过程里,他们收获了一段特别的童年回忆。
暑假即将来临,孩子们要和小白短暂地分离,而与老师们也迎来了“分班”时刻。
一年之约已至,在相亲相爱陪伴的这一年里,我们就像小白一样,从一个小毛球儿长大成如今这般可爱与活泼的模样。
那就让相机把我们最可爱的模样留下,把对小白和安安园的爱带向未来吧。
安安园全家福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尤为重要,强调生活经验和游戏生活是儿童学习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本学期的活动,紧紧围绕“性别识别”、“照料小兔”和“构建家园”三个核心环节开展,为孩子们提供在常规教育中难以获得的独特体验,从而显著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激发主动思考的习惯。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着重于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并与不同背景的同伴互动,以丰富其社交经验。帮助3-4岁的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倾向,顺利进入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有很大的作用。
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中,幼儿不但拓展了自身的社交范围,而且在提问以及解决问题的进程当中,逐步提升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图文编辑:程欣怡、谭可晴
课程实施:安安园全体幼儿
程欣怡、谭可晴、农国慧
初审:陈伊琳
复审:康丽娟
终审:林文葵、安倩
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
(东桥幼儿园)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悦桥路36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珠海市香洲南屏幼教集团东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