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麻省理工学院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那句名言:”最好的学习发生在孩子们像设计师一样合作创造时。”STEAM教育中的幼儿合作引导,本质上是在培养4.0时代最核心的”协同创造力”。
这里分享三个我在北京海淀区示范园观察到的创新实践方法:
一、工具中介法(适合3-4岁)
使用”合作拼图板”等可视化工具,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团队研发的”彩虹桥合作系统”。比如在搭建积木时,给每组发放红黄蓝三色任务卡,持有红色卡的负责设计,黄色卡负责找材料,蓝色卡负责搭建,每5分钟轮换角色。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宋宜园长团队发现,这种方法能使小班幼儿合作时长提升300%。
二、问题驱动法(适合4-5岁)
采用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所的”STEAM问题箱”,每个箱子里装有非常规材料(如吸管、橡皮筋、纸杯)和挑战卡。我们在上海蒲公英幼儿园的实验显示,当教师提出”用这些材料做个能让小球滚10秒的装置”时,幼儿会自发形成”材料测试员””结构工程师””时间记录员”等角色分工。
三、项目日志法(适合5-6岁)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的”儿童会议”模式,使用图示化项目日志。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孩子在制作”自动浇花器”时,教师会引导他们用贴纸标注”我今天帮助了…””我需要…的帮助”。日本著名幼儿教育家津守真的研究表明,这种可视化记录能使大班幼儿的合作效能提升47%。
关键要把握三个原则:
- 差异互补原则:像拼图一样组合不同特质的孩子
- 脚手架原则:台湾清华大学周淑惠教授提出的”逐步撤架”策略
- 快乐体验原则:保持游戏精神,避免过度结构化
最后提醒:合作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正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Kristiina Kumpulainen教授所说:”真正的协作发生在孩子们为了共同的想象而争吵又和好的那些瞬间。”建议每周设置1-2次”自由合作时段”,你会发现幼儿会创造出超出预期的协作模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