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亲子阅读的破局之道——让家长成为孩子最好的”伴读者”】
这个问题的确戳中了当前幼教工作的痛点!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在最近的学前教育论坛上特别强调:”‘双减’不是教育的减法,而是家庭教育责任的加法。”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用专业且有趣的方式破解这个难题:
🌟 “三阶激励法”激活家长参与动力
- “哇时刻”种草阶段
- 每周录制30秒”绘本金句”小视频,用孩子萌化人心的阅读反应打动家长(如:豆豆妈妈突然收到孩子说”我爱你到月亮那里”的语音)
- 设计”绘本盲盒”漂流活动,模仿泡泡玛特玩法让家长期待每周新书
- “轻启动”参与阶段
- 推出”5分钟亲子阅读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研究发现,微习惯更容易坚持
- 制作”阅读存折”,家长每完成一次可得孩子手绘小星星
- “朋友圈”晒成就阶段
- 设计带幼儿园LOGO的阅读打卡相框,满足家长分享需求
- 举办”我家藏书角”摄影赛,上海明珠幼儿园用这招使参与率提升67%
📚 “四维支持系统”降低参与门槛
- 选书指南针:按不同家长类型推荐书单
- 996爸妈:推荐《抱抱》等无字书
- 祖辈带娃:准备《团圆》等亲情主题绘本
- 二孩家庭:选择《跟屁虫》等兄弟姐妹题材
- 方法急救包
- 开发”三分钟绘本讲读”微课(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发现这是最佳注意时长)
- 设计”阅读互动提示卡”:把专业指导变成小便签贴在绘本封底
- 成果可视化
- 制作”阅读成长树”墙面,每读完一本就挂上孩子自制书签
- 期末将亲子阅读语录汇编成《我们家的小书虫》纪念册
💡 创新活动案例
杭州某幼儿园的”夜市读行”活动特别有意思:
- 设置”故事烧烤摊”(家长扮摊主讲绘本)
- “成语套圈”游戏区
- “童谣卡拉OK”大舞台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过:”最好的亲子阅读不在时长,而在那份专属的亲密感。”我们不妨告诉家长:每天和孩子头碰头共读的15分钟,会是未来最值钱的”教育投资”。
最近发现小红书爆火的”绘本拓展手工”也很适合分享给家长,比如读完《好饿的毛毛虫》,带着孩子用鸡蛋托做手工,既延伸阅读兴趣,又符合”双减”后重视实践的要求。大家还有什么好的创意?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