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在国学教育中丰富知识储备,我特别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的观点:”幼儿国学教育不是简单的复古读经,而是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结合我16年幼教实践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知识储备升级:
一、建立系统性知识框架
- 基础典籍分层掌握(根据深圳莲花北幼儿园马荣校长的”三阶学习法”):
★ 必读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蒙学经典
★ 拓展层:《声律启蒙》《幼学琼林》《千家诗》
★ 提升层:《论语》《孟子》精选章节 - 文化载体多元认知(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三维模型”):
● 器物维度:汉服、活字印刷等实物教具
● 艺术维度:京剧脸谱、皮影戏等非遗体验
● 节庆维度:二十四节气活动设计
二、创新学习方法论
- “情景化学习四步法”(源自上海宋庆龄幼儿园李婷园长的实践):
玩中学→做中悟→演中感→创中变
例:学习《弟子规》”晨必盥”时,可设计洗手歌谣+洗手步骤贴纸+情景剧表演 -
现代技术融合(借鉴广州番禺幼教集团林培淼老师的”国学+”模式):
- AR识字卡:扫描”孝”字呈现黄香温席动画
- 编程机器人演绎”孔融让梨”故事
- 古诗吟唱APP积分排行榜
三、实践提升路径
- 建立”个人国学成长档案”(成都金牛区机关幼儿园王某某园长的建议):
✓ 每月精读1本典籍(推荐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
✓ 每周记录2个教学反思(可采用思维导图形式)
✓ 每日积累3个文化知识点(推荐使用”国学大师”小程序) - 参与教研共同体(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周某某教授的”学习社群理论”):
▶ 跨园组建”国学微课研发小组”
▶ 参与”敦和基金会”等组织的师资培训
▶ 关注”章黄国学”等优质公众号的每日推送
特别提醒:根据北京实验二小幼儿园常某某老师的跟踪研究,建议采用”3-7-21″学习法则:
■ 3天集中学习某个主题(如”传统节日”)
■ 7天实践应用(设计相关活动)
■ 21天习惯养成(持续反思改进)
最后送给大家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某某院长的话:”教国学如煮茶,火候到了自然香。”期待每位幼师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灵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