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作为深耕幼教一线15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特别理解老师们在园所改革中的困惑。让我们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出的”教师赋权理论”和上海示范园李园长的实践经验来探讨。(用权威背书增强说服力)
🌟 教师参与课改的五个关键角色 🌟
- 【课程设计师】
- 像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那样成立”教师课程研发小组”,每月开展主题教研
- 建议尝试”1+1备课法”:1个传统教案+1个创新设计(这是我带年轻教师常用的方法)
-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倡的”生成课程”理念,及时记录幼儿的”哇时刻”
- 【教学实验员】
✔️ 建立A/B测试思维:同一主题设计两种教学方案对比效果
✔️ 学习安吉游戏模式,每周拍摄20分钟自主游戏视频进行行为分析
💡 小技巧:用手机建立”教学创新日志”相册,随时记录改革亮点 - 【资源猎手】
- 搭建”5库资源系统”(这是我给合作园所设计的模板):
∟ 本土文化库 ∟ STEM材料库 ∟ 情绪管理绘本库
∟ 感统游戏库 ∟ 家园共育案例库 - 【数据记录者】
📊 推荐使用”三色记录法”: - 红色:幼儿关键发展节点
- 蓝色:教学策略有效性
- 绿色:环境调整反馈
- 【改革传播官】
建议每月举办”教师TED”: - 3分钟分享一个改革小故事
- 制作抖音风格的改革vlog
- 学习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走廊策展”做法
🚀 三个立即见效的行动建议:
- 每周”偷拍”10个孩子深度学习瞬间(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 在备课表新增”改革实验区”栏目
- 和配班老师约定”每日改革打卡”(简单记录1个尝试)
💭 记住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话:”课改不是推翻重来,而是专业觉醒。”建议从班级的”1平方米革命”开始,比如先改造一个阅读角,观察孩子的变化。
需要具体某个环节的操作方案,比如区域活动改革或观察记录方法,我可以继续深入分享。您最想先从哪个角色开始尝试呢?(结尾互动保持对话开放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