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中引导幼儿合作的黄金法则——资深专家20年经验总结
各位幼教同仁们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托育服务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引导0-3岁婴幼儿发展合作能力。作为从业20年的学前教育专家,我特别分享几个经过验证的有效策略。
一、理解0-3岁婴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特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0-3岁婴幼儿的”合作”与我们成人理解的不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2岁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真正的合作意识大约2.5-3岁才开始萌芽。
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显示:
- 12-18个月:开始关注同伴行为
- 18-24个月:出现简单互动游戏
- 2-3岁:能完成需要2-3人配合的任务
二、分龄段引导策略
1. 1-2岁:奠定合作基础
“合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岁半左右可开展:
- “传玩具”游戏:围坐传递柔软玩具,说”谢谢”
- 平行玩耍:两个宝宝玩相同玩具但互不干扰
- 模仿游戏:教师示范简单动作让宝宝模仿
北京某高端托育中心实践案例:每天10分钟”音乐传球”时间,12-18个月宝宝传球成功率从20%提升到85%。
2. 2-3岁:培养合作意识
“2岁是社会化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
推荐活动:
- 拼图合作:大块拼图两人共同完成
- 积木共建:你拿积木我来搭
- 照顾玩偶:分工给玩偶穿衣服
- 音乐律动:围圈做简单动作
关键技巧:
- 使用”我们”代替”你”
- 适时肢体辅助(轻扶小手引导动作)
- 及时具体表扬:”你们两个一起抬篮子真棒!”
三、创设促进合作的学习环境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提倡”润泽的环境”理念,我总结为三点:
-
物理空间设计:
- 设置2-3人合作区(面积1.5-2㎡)
- 提供需要两人操作的玩具
- 墙面布置合作主题图片
-
一日生活渗透:
- 餐前准备:一个宝宝递餐巾,一个摆勺子
- 户外活动:两人推小车
- 过渡环节:手拉手去洗手间
-
教师示范作用:
- 刻意展示教师间合作
- 使用合作性语言:”让我们一起…”
- 避免强制,改为邀请式:”谁愿意来帮老师…”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Q:孩子抢玩具怎么办?
A:上海宋庆龄幼儿园李婷园长建议采用”三步法”:
- 描述问题:”你们都想要这个小熊”
- 提供选择:”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
- 引导解决:”小熊想听你们唱歌,谁来抱它?”
Q:孩子拒绝合作?
A:正常现象!美国埃里克森研究所提出”3R原则”:
- Redirection(转移注意)
- Repetition(重复引导)
- Reinforcement(及时强化)
五、评估合作能力发展的指标
参考《0-3岁儿童早期发展指南》,合作能力发展里程碑:
- 18个月:能短时间共同游戏
- 24个月:会简单帮助行为
- 30个月:能完成合作性任务
- 36个月:主动寻求合作
记住:每个孩子发展步调不同,重在过程而非结果!
结语
引导婴幼儿合作就像培育幼苗,需要适宜的环境、耐心的呵护和专业的技巧。期待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方法。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创始人马拉古齐所说:”儿童有100种语言”,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有100种可能!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