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极具时代性的好问题!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学前教育法》即将落地的背景下,团队协作能力确实正在成为幼师的核心素养。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研究者,我发现优秀的园所都在这样做:
🌟 一、建立”3D协作模型”(Data-Driven Development)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的研究,建议:
- 每日5分钟”晨会站谈”(借鉴日本藤幼儿园做法)
- 每周”教学切片分析”(录制10分钟活动片段轮流点评)
- 每月”成长可视墙”(深圳实验幼儿园的进阶式能力图谱)
💡 二、创新四大协作工具
- “班级经营日志”电子共享版(上海宋庆龄幼儿园模板)
- 保教衔接”彩虹桥记录表”(颜色区分不同岗位观察重点)
- 教研”世界咖啡馆”模式(杭州西湖区教研员王芳的创新实践)
- 家长沟通”信息拼图”(北京三义里一幼的家园共育妙招)
🎯 三、规范升级必备的三个新能力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特别强调:
- 数字化协同能力(熟练使用ClassDojo等协作平台)
- 差异化协作智慧(参考”行为风格四象限”进行团队搭配)
- 危机预警式沟通(建立《常见突发情况应对话术库》)
📈 行动建议:
- 启动”协作能力成长账户”(积分制记录协作行为)
- 实施”青蓝工程2.0″(90后导师+00后学徒的逆向带教)
- 定期开展”规范盲测”(突击检查教案/观察记录的标准化程度)
记住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朱静晶园长的话:”规范不是束缚,而是给专业舞蹈最美的舞台。”建议先从建立班级”微标准”开始,比如统一幼儿发展评价的观察维度,慢慢扩展到全园协作系统。
需要具体某个工具模板或实施案例,我可以继续深入分享。您觉得团队目前最需要突破哪个维度的协作困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