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保教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实践者,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实操策略。(敲黑板!)
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我们在海淀区某幼儿园做”生活化课程”实验时,把传统的”认识蔬菜”主题活动改成让孩子亲自参与”阳台小菜园”项目。孩子们从松土、播种到收获,过程中自然习得了植物生长知识、测量技能,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这里给大家划重点(✨干货预警✨):
- 环境创设的”三化原则”:
- 生活化:像南京鼓楼幼儿园那样设置真实的”生活操作区”(洗衣板、晾衣架等)
- 游戏化:参考北师大霍力岩教授提倡的”游戏即学习”理念
- 自然化:借鉴安吉游戏模式,把沙水土石变成天然教具
- 一日活动的”三个渗透”:
• 生活环节渗透:用餐时学习分类(碗筷收纳)、数学(分发餐具)
• 过渡环节渗透: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常说的”排队时的空间探索”
• 户外活动渗透:像日本”藤幼儿园”那样把操场变成生活课堂 - 课程设计的”三阶模型”:
① 捕捉生活事件(如突然下雨)
② 生成探究问题(雨从哪里来?)
③ 延伸深度学习(水循环实验)
特别提醒!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最近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指出:实施生活教育要避免两个误区——要么完全放任自流,要么变相小学化。我们的经验是:教师要把握”最近发展区”,像搭脚手架一样提供适度支持。
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这些具体方法:
√ 建立”生活材料百宝箱”(瓶盖、布料等废旧物品)
√ 开发”生活情境微课”(15分钟小单元教学)
√ 设计”家庭任务卡”(记录超市里的数字等)
最后送大家一句陶行知先生的话:”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共同打造”生活即教育”的生动课堂吧!如果对某个具体做法感兴趣,欢迎随时深入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