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在这个”内卷”和”鸡娃”盛行的时代,家长们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教育焦虑。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我们该如何用创新方式启发家长呢?让我用几个生动的案例来展开说明👇
1️⃣ “家庭实验室”计划
我在北京某示范园做过这样一个实践:每周五发放”科学探索包”(成本控制在10元以内),比如一根吸管+橡皮泥就能做平衡实验。家长群里会炸出各种创意玩法视频,比晒娃打卡有意思多了!(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2️⃣ 角色反转日
深圳某幼儿园每月举办”童言童语家长会”,孩子们用乐高搭建、绘画等方式展示”我眼中的爸爸妈妈”。有位5岁小朋友用积木搭了个”永远看手机的爸爸”,让那位家长当场泪目。(杭州师范大学武建芬教授特别推崇这种情境体验法)
3️⃣ 游戏力工具箱
借鉴美国劳伦斯·科恩博士的《游戏力》理论,我们设计了”3分钟魔法游戏”手册:
- 洗手大战:”看谁能搓出最多泡泡云”
- 收玩具:”玩具救护车来救援啦!”
很多家长反馈这比说教管用100倍!
🎯 关键策略:
- 可视化呈现:用手机随手拍对比视频(比如不同引导方式下孩子专注时长的差异)
- 痛点转化:把”孩子总哭闹”转化为”情绪识别能力发展关键期”
- 轻度卷入:先从小任务入手(如每天3分钟地板时间),逐步建立信心
记得有位家长说:”原来教育可以像玩抖音一样上瘾!”当我们把教育方法包装成有趣的”育儿盲盒”,家长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像孩子拆礼物一样高涨💝
您觉得这些方法在您所在园所实施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可以继续探讨落地方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